中共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布通知,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
进入大众日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azhongdaily),在菜单栏点击“党史竞赛”进行答题。
(扫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
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试题(1-4)
【供参考】
(四)
一、单选题(共40题)
(A)1.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
A.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B.长江和黄河
C.长江和珠江
D.黄河和珠江
(A)2.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号”,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A.神舟
B.神州
C.长征
D.嫦娥
(C)3.(),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即WTO第143个成员。
A.2000年12月1日
B.2001年11月11日
C.2001年12月11日
D.2002年12月30日
(C)4.中共()根据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A)5.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密切联系群众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掌握国家政权
(C)6.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A.“左”的东西
B.骄傲自满
C.脱离群众
D.和平演变
(C)7.中共()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B)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
A.经过全民选举产生的
B.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C.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D.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A)9.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D.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10.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
A.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B.完全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
C.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D.第一次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A)11.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B)12.第一次在中共文件中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即“五个统筹”,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B)13.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的若干重大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定。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C.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B)14.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安定团结、稳定和谐
B.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D.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A)15.中共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C)16.经过试点,()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终结了延续两千六百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A)17.()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改革开放
B.和谐社会
C.市场经济
D.小康社会
(C)18.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嫦娥”一号
D.“嫦娥”二号
(D)19.中共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了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时指出,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
C.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D.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D)20.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统一战线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C)2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意识。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人类命运共同体
D.文化多样化
(B)2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
(C)23.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深化改革开放
B.全民素质提高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消除贫富差距
(D)24.全党同志一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A.新阶段
B.新世纪
C.新时期
D.新时代
(C)25.()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A.富国强兵
B.民族独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26.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是关键。
A.人才
B.资金
C.企业
D.生产力
(D)27.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A.反帝反封建
B.推翻三座大山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B)28.()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29.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A.战略发展期
B.战略机遇期
C.战略调整期
D.战略规划期
(C)30.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A.积极稳妥
B.改革奋进
C.稳中求进
D.持续发展
(C)3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深入贯彻()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A.以和谐为中心
B.以稳定为中心
C.以人民为中心
D.以改革为中心
(C)3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改革创新
(B)3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B)34.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其中()处于统领地位,()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A.制度建设组织建设
B.政治建设纪律建设
C.政治建设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理论建设
(A)3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状况。
A.宽松软
B.懈怠
C.精神懈怠
D.消极腐败
(A)36.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A.零容忍
B.重教育
C.重制度
D.强监督
(B)37.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党的基本原则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基本方针
D.党的基本政策
(B)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39.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B.促进人的素质提高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A)40.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A.腐败
B.脱离群众
C.能力不足
D.作风问题
二、多选题(共25题)
(A,B,C)1.改革先锋周明金,在山东省莱西县委组织部工作期间,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导下的“()”三个方面的配套建设,总结形成了莱西村级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A.村级组织
B.民主政治
C.社会服务
D.村委会建设
(A,B,C,D)2.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D.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B,C)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各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
(A,B,C,D)4.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A,C)5.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是()。
A.从二〇二〇到二〇三五年
B.从二〇二〇到二〇三〇年
C.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D.从二〇三〇年到本世纪中叶
(A,B,C)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B.精准脱贫
C.污染防治
D.金融风险
(A,B,C,D,E)7.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
A.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B.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E.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B,C,D)8.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A.新目标
B.新理念
C.新思想
D.新战略
(A,B,C,D)9.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国家统一
D.社会稳定
(A,C)10.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和()。
A.根本政治前提
B.根本经济前提
C.制度基础
D.物质基础
(A,C,D)1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A.行政体制改革
B.纪检体制改革
C.司法体制改革
D.权力运行制约
(A,B,C,D)12.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政治立场
B.政治方向
C.政治原则
D.政治道路
(B,C,D)1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A.立规矩
B.知敬畏
C.存戒惧
D.守底线
(A,B,D)14.要构建党()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A.统一指挥
B.全面覆盖
C.各方协同
D.权威高效
(B,C,D)1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A.科学思维
B.辩证思维
C.法治思维
D.底线思维
(A,B,C,D)16.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弘扬()等价值观。
A.忠诚老实
B.公道正派
C.实事求是
D.清正廉洁
(C,D)17.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B,C,D)1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A.天宫
B.蛟龙
C.天眼
D.悟空
(A,B,C,D,E)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
A.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E.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A,B,C,D)2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A,C,D)2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A.生产发展
B.生机勃勃
C.生活富裕
D.生态良好
(A,B,C,D)22.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A.理论创新
B.实践创新
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A,B,C,D)2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新型()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A,B,C,D)24.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坚定不移坚持,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的发展。
A.更高质量
B.更有效率
C.更加公平
D.更可持续
(A,B,C,D)2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A.把方向
B.谋大局
C.定政策
D.促改革
三、判断题(共35题)
(B)1.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基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政策。
A.对B.错
(B)2.洛川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A.对B.错
(B)3.中共六大指出,党的领导机关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是造成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A.对B.错
(A)4.“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A.对B.错
(A)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对B.错
(A)6.中国共产党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粉碎“四人帮”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A.对B.错
(A)7.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右和“左”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思想路线的错误。
A.对B.错
(B)8.“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A.对B.错
(A)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可归结为:战争与革命。
A.对B.错
(B)10.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揭开了真理标准讨论序幕的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题为《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的文章。
A.对B.错
(A)11.在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可能成功。
A.对B.错
(B)12.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A.对B.错
(A)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没有把经济建设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A.对B.错
(A)14.1978年10月,国务院在四川选取6家企业开始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主要是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A.对B.错
(A)15.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A.对B.错
(A)16.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未曾预料到的大收获,是乡镇企业的崛起。
A.对B.错
(B)17.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技术化。
A.对B.错
(A)18.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A.对B.错
(A)1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致开幕词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A.对B.错
(B)20.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是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A.对B.错
(A)21.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A.对B.错
(A)22.1983年10月,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撤销原来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
A.对B.错
(B)23.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是在中共十三大以后。
A.对B.错
(B)2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
A.对B.错
(B)25.2007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后经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A.对B.错
(A)26.正式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在中共十三大上。
A.对B.错
(A)27.系统地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
A.对B.错
(A)28.在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共十三大。
A.对B.错
(A)29.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是在中共十四大上。
A.对B.错
(A)30.1992年11月,中国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后来所称的九二共识。
A.对B.错
(B)31.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A.对B.错
(A)32.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
A.对B.错
(B)33.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十五大上。
A.对B.错
(A)3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先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A.对B.错
(A)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对B.错
(三)
二、单选题(共40题)
(C)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
(A)2.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整顿()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A.铁路
B.教育科技
C.农业
D.工业
(A)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要不要改革开放的讨论
C.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
D.转移工作重心的讨论
(A)4.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讨论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C.《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D.《唯一的标准》
(A)5.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A)6.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
A.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拨乱反正
D.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7.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邓小平主持了会议
D.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A)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A)9.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的拨乱反正。
A.政治路线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指导方针
(A)10.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A)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A)12.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A.中央纪律检查
B.发展和改革
C.国家计划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A)13.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契约上按下血印,悄悄搞起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大包干
B.家庭
C.互助组
D.公社
(C)14.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D.调整、改革、整顿、发展
(B)1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回归祖国后()。①设立特别行政区②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③生活方式不变④英国继续参与对香港的管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16.党中央作出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的重大决策(1985年把特区改为经济特区)是在()年。
A.1978
B.1979
C.1980
D.1981
(D)17.1980年8月,邓小平的()一文发表,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A.《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