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责任重大。为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增加公开深度,提高公开精度,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依据《xx市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化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公共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宣传解读、基层政务公开、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等各项重点任务,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奋力推进“临空强县、大美xx”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重点任务
(一)强基础抓落实,着力提升政务公开能力
1、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管理。认真贯彻落实《xx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和公开前发布审查工作机制。各乡镇(区、办)和县政府部门报请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公室发文的须同步明确公开属性,加强政府信息全过程管理。持续推进规范性文件集中统一公开,动态更新政府规范性文件,县政府各部门要在2022年底前系统梳理行政机关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展示。(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县政府各部门)
2、切实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做到应公开尽公开,确保及时、准确、完整。持续扩展主动公开范围,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动态更新政务公开事项清单目录,推进清单目录深层次应用,破除政务公开隔离于各项业务的工作局面,实现与政府管理、政务服务的深度嵌入、有机融合。(完成时限:持续推进,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县政府各部门)
3、不断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质量。严格贯彻执行《xx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规范》,推行答复格式文书,加强业务培训和案例指导,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质效。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制度,推进依申请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更新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指南内容,提高群众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便捷度和实效性。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规范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xx〔2021〕xx号)要求,加强沟通,及时办理,准确答复,提升申请人满意度,降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发生率和纠错率,保障人民群众合理信息需求。(完成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县政府各部门)
4、大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进一步落实《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各级各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精准精细的公开事项目录,积极构建务实管用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加强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幅提高基层政务公开水平。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承担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任务,推动基层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公开平台、专业队伍,逐步将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成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县政府各部门)
(二)强服务抓应用,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拓展公开内容
5、着力加强财政资金领域信息公开。稳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认真落实政府预决算公开主体责任,严格公开时限、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方式,不断提高预决算公开水平。依规公开各级政府债务限额、余额等信息,做好本地政府债券存续期信息公开工作。及时主动公开减税降费信息,扎实做好国有资产报表公开工作,释放政策红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相关政策文件清单。(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县政府各部门)
6、持续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信息公开。准确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特征,坚持做好疫情信息发布工作,融合各类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公开疫情防控信息,让公众实时了解最新疫情动态和应对处置工作进展。密切关注涉及疫情的舆情动态,提高信息研判和预警响应的及时性,针对相关热点问题,快速发布权威信息,正面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保管并妥善处置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收集的个人信息。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健康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促进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县政府各部门)
7、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公开。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围绕环境空气质量、国控(考)地表水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质量等内容,持续加大信息公开和解读力度,及时公开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相关信息。加大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和“双随机”抽查信息。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实时公开发布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办),县政府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