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杨浦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区和率先建成“万众创新示范区”的关键之年,也是善作善成、奋力开创杨浦工会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深刻领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工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发挥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优势作用,主动承担责任,构建起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努力提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挑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重大挑战,进一步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增强与职工的密切联系,促进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挥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习总书记考察杨浦重要讲话为杨浦工会事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习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指示,为杨浦明确了方位坐标,工会组织要在助力提升人民城市的发展动力、治理能力和宜居魅力方面下功夫,奋力把习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助推杨浦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2020年杨浦区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十届区委九次全会和市总工会十四届六次全会部署,围绕“思想引领举旗帜,建设杨浦立新功,维护权益增实效,深化改革走在前,服务职工广覆盖,自身建设展新貌”六方面开展工作,着力加强工会大学校、大舞台、大家庭、大平台建设,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发展责任和改革责任,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团结引领职工群众永远跟党走
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更好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要深化学习宣传。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学思践悟、真信笃行。通过区总工会党组中心组、工会大讲堂、主题宣讲等形式加强学习研讨、凝聚思想共识、激发使命担当。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区委决定,在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大讨论和“献一计”活动,为杨浦奋力谱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新时代新篇章献计出力。
要传承红色基因。结合筹备纪念建党100周年活动,持续深入挖
掘杨浦滨江岸线工人、工厂、工运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职工群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依托“沪东工人运动史宣讲团”“沪东工人运动史展”和《沪东工人、工厂、工运电子画册》,开展“礼赞奋斗者·筑梦新杨浦”职工红色文化寻访活动,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奋进力量。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全国、上海市劳模以及杨浦工匠、最美劳动者等先进选树活动,通过劳模微讲堂等形式,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探索举行入会仪式,同步配发《会员手册》,推进“入职”与“入会”同步;健全工会会员活动日制度,强化会员身份认同和组织归属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沪东工人文化宫公益转型,完善区职工文体协会制度,健全职工文体活动合作、资源购买、配送服务、场馆预约等工作机制,激发“一核五圈”职工文化圈活力。面向基层和一线、重点聚焦创新创业群体,充分依托杨浦滨江资源,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百领”系列职工文化服务品牌,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凝心聚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要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和技能素质贯穿建功立业活动的全过程。
要广泛深入开展立功竞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结合
杨浦发展重点产业与重点区域,立足科技创新、重大工程、旧区改造、家庭医生、绿化市容等领域,开展新一轮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行业特性和单位特点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提升“五比五赛”质效,优化“五送”服务保障,为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宽广舞台。会同相关委办局评估展示优秀科创项目,全力助推双创升级版建设。
要着力提升职工群众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加强“上海职工学堂”建设,推动职工技能培训“普教+精品”协同发展。扎实开展助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项目,做好职工技能晋升、师徒带教及授权发明专利、先进操作法等申报和奖励补贴工作,加强企业职工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宣传,鼓励企业开展职业培训。优选一批技能带头人和拔尖项目,扶持创建新一批劳模(先进)、技师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工作室联盟学习交流,促进工作室资源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利用,引领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
三、进一步深化维权维稳工作机制,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维权服务工作体系和制度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管理集体协商机制建设,促进企业和职工实现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在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和职代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企业单独建立职代会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等制度机制在企事业发展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上的重要作用,不断延伸拓展集体协商的领域、内容和范围,推动进行“二次协商”。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业务公开,切实保障改革调整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