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共产党员必须要慎独

2022-09-03 14:22:43 127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共产党员必须要“慎独”

今天借这个党课机会和大家聊聊慎独,在今天这样一个形势下,慎独有怎样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做到慎独,来实现自己肩上的责任。

一、什么是慎独

首先说一说什么是慎独?我的理解慎独是一个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

(一)慎独是儒家修身的核心要求

我们现在先从中国古代的传统来看,慎独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它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儒家讲究个人修身的一个核心要求。慎独的概念最早出自四书中的《中庸》。《中庸》是这样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道不能有一刻离开人的本身,如果能够离开,这也就不是道了。或如果道有一刻离开了,那这君子就不能坚守自己的道了,所以君子非常担心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和听不到的地方,会不会不小心做出一些违反道的行为。所以,君子强调要慎独,这里慎独的意思是要他坚持自己的操守。

儒家的修身之道慎独,它可以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慎独是指人要坚守自身的道,不能受外界的干扰,无论外界是怎样的,他自己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言行,有自己的坚持;第二层意思,君子的道,他只有守住了心中的道,他才能够外化于形,如果心中守不住它,他的行为也会出很多的问题,这是诚于心;第三点含义,道必须一刻不停地坚守,就像孟子这里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欲慎其独,心不可有须臾之动!如果你有须臾之动的话,那道肯定就失去了,而且关键要做到慎独。宋代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不在于你让别人看见你是怎么样的人,你关键自己要明白你是怎么样的人,你自己能否接受自己去做那些坏事,这是重要的。

《后汉书》记载了杨震却金的故事就体现了慎独之道。东汉刺史杨震升迁去做东莱太守,去东莱郡的路上,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晚上来拜见杨震,几年前他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曾举荐过王密,王密心存感激,怀里藏了十斤的金子,要把它送给杨震,以报答杨震。杨震就质问他,我举荐你,是因为我知道你这个人能够胜任昌邑县令这个职务,但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一个不爱财的人吗?王密就辩解说:现在天黑了,也就咱们两个人,没有人可以知道,你收了就收了。杨震意正严词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非常羞愧就出去了。

(二)慎独是儒家治国之道的起点

慎独不仅是儒家修身之道的核心要求,它也是儒家治国之道的一个起点。儒家治国的一个格言是修身、齐家、治过、平天下,首先一个人要通过修身拥有了完美的道德,才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管好家庭,才能够去治理一个国家,让天下太平。儒家治国讲求圣人之道,就是要通过慎独,在任何时候都能秉承自己的道。

在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法国路易十三曾讲过一句话是朕即国家,皇权本身不会受到其他权力的制衡,全靠自己约束自己,靠皇帝自身的修养来进行约束,所以要慎独。中国古代帝王之家的教育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从小就教育皇子要自己守住自己的道。不仅仅是对皇帝,在古代社会对于官员也是这样的,由于交通、信息比较闭塞,上级不太容易约束到下级,更不要谈老百姓和媒体来约束了。

古代的县官称为父母官,地处偏远,是一方的土皇帝,皇权不太容易约束到他,民众更不可能约束到他,儒家强调这些官员要靠自己来约束自己,要秉承君子之道,教化爱民,而不是贪赃枉法。总的来说,慎独在中国传统历史上,它还是发挥着很大作用的,对于中国政治的成熟,对于中国整个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共产党人的慎独修养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出,共产党员要自省、自重、自律、自觉地改造世界观。我们强调改造世界观跟古代的道是有区别的,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共产党员都要严格自律,毫不懈怠,做堂堂正正的君子,使自己仰头无愧于党,俯首无愧于民。刘少奇强调,要把慎独作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方法加以运用。他指出,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要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共产党员的慎独修养不仅仅是传统的儒家修养的一个沿革,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儒家的传统伦理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共产党人的修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共产党员必须要慎独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72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