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2-09-03 14:30:18 13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毕节市委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定位思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一、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落实国家和省粮食保障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支持发展水稻、马铃薯、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积极发展芸豆、荞麦等特色杂粮。推广双低油菜、优质水稻等良种,推广稻田水旱轮作、油菜轻简化栽培、规范化直播栽培等良法。确保今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40万亩、产量241万吨以上。

2.全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落实好生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及时监测生猪补栏增养情况,稳定生猪生产势头,加快释放生猪产能,确保猪肉产品有效供给。

3.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对大方皱椒、威宁党参、赫章可乐猪、威宁黄牛、织金白鹅、贵州黑山羊、乌蒙乌骨鸡等地方珍稀、濒危、特有种质资源开展收集保护及开发利用。重点建设糯高粱、古茶树、芸豆、粳稻等地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再申报成功一批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建成1-2个保种场。强化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管理,积极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作物品种的展示示范。加强种子(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认真开展种子生产和销售备案,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和种子案件查处力度。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承担完成全省企业抽检马铃薯种薯监测鉴定、市场抽检玉米和高粱种子质量的监督鉴定,完成全市农作物制(繁)种基地苗期转基因速测、花期田检和收获期库检。认真做好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

4.严格耕地保护。推进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组织开展“两区”划定情况“回头看”。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开展耕地撂荒情况摸底排查,因地制宜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具体实施方案,支持对撂荒地开展地力培肥,逐步恢复撂荒地地力和产出水平。

5.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监测、追溯体系,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启动“治违禁促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种子种畜禽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畜禽屠宰监管。

6.科学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及早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抓好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000万亩。深入开展春秋两防工作,抓实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工作,实现应免畜禽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70%。规范开展动物检疫工作,指导和培训县、乡两级官方兽医业务水平,依法依规,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检疫。在生猪调出大县全面实施动物防疫专员特聘计划,建设动物疫病净化场和非洲猪瘟无疫小区。

二、加快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7.巩固发展特色优势种植业。依托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巩固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稳定烤烟生产。2021年,发展蔬菜460万亩(含辣椒)、食用菌12亿棒、中药材100万亩、精品水果175万亩,巩固茶园100万亩,实现投产茶园45万亩,稳定烤烟生产基地55万亩。

8.推动生态养殖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大场带小场”行动,推动越秀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等重大项目生产,打造贵州黑山羊主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推动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调优生态家禽产业结构,补齐种源供给等关键环节短板,围绕名特优新水产品,深挖渔业绿色发展潜力。2021年,实现生猪存栏350万头、出栏380万头,牛存栏120万头、出栏45万头,羊存栏90万只、出栏70万只,家禽存栏2500万羽、出栏3500万羽,肉、蛋产量分别达47万吨、5.3万吨,水产品产量达1.02万吨。

9.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按照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组织农业生产加工。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围绕蔬菜、皂角、刺梨、花椒、核桃、食用菌、精品水果、禽畜屠宰、蛋品等,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产地初加工。围绕茶叶、马铃薯、中药材、辣椒等产业,努力推进农产品内含物提取、方便食品制造、冻干等精深加工。2021年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

10.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建设一批相对集中连片的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11.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合作社建设和扶持力度,完善发展模式,加大示范社、联合社培育力度,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规范化、实体化运营。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监测体系,对农民合作社实行台账动态管理。2021年培育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50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850家。

12.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抓好“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引导建设一批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一批省级认定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新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0个以上。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十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农业展会。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三、强化农业绿色发展

13.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减量“零增长”行动,加大养殖污染、农田残膜污染和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实现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8%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率达3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大幅降低高毒高残留除草剂使用率,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对农药登记、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加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执法力度。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普及、宣传与推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要点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739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