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2022-09-03 14:36:38 130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且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发和培养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内生发展能力培育的关联性

1.1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要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实现,需要农民具备现代的、科学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更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民需具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素质和综合性能力。培育农民以内生性经济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组成要素的内生发展能力,则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1.2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振兴为了农民,同时也必须依靠农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要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加大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方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落实,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2农民内生发展能力的现实困境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能力较弱、政治参与能力不足、文化素质能力较低、社会交往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严重影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2.1经济发展能力较弱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发展能力较弱。农民本身具有的资源有限,难以依靠自身能力获取有效的信息及资源,无法准确判断市场变化,从而有效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体表现在:一是生产决策能力不够。无法有效掌握农产品市场供需变化,难以及时有效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生产决策,对市场变化信号不敏感,易导致生产决策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问题;二是生产技术能力较低。我国大部分农民靠经验务农,其科技意识不强、科技应用能力薄弱、科技素质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多信奉经验主义,固守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机械的重复农业生产,科学生产意识欠缺;三是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大多数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个人经营、自给自足型,单个农民难以克服市场竞争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局限,只能生产初级农产品,农业生产粗放分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困难;四是市场风险承担能力较低。受市场变化以及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由于农民的资源禀赋薄弱,大多数农民的风险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较低。

2.2政治参与能力不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980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