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收官情况及2021年工作打算和“十四五”工作目标
第一部分:今年成绩亮点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今年成绩亮点
(一)理论武装有新进步。一是提高站位抓推进。抓实“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打造干部学习“示范班”,市委理论中心组发挥表率作用,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20个,举办科级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轮训班,共1000余人参加培训。二是创新形式抓宣讲。百姓百团宣讲团、理论宣讲“轻骑兵”、“镁都公益大讲堂”同频共振,做到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共宣讲400余场次,受众3万多人,全年举办“镁都公益大讲堂”4期。三是百姓宣讲接地气。全市253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大喇叭”开讲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线上宣讲500余场次,受众近20万人。黄土岭镇七一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铁民荣获全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
(二)舆论作用有新增强。一是聚焦重点讲好镁都故事。开设《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党旗高高飘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环保攻坚举目绿水青山》等20个专题专栏,刊发原创稿件3000余篇,制作短视频2000余条。二是融媒体建设继续深化。充分发挥媒体资源优势,强化“媒体+服务”功能,开设了电台交通直播节目,方便群众交通出行;42个“融媒之声”直播电商孵化创业基地启动运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采、编、播、制、发等高清设备改造升级,融媒体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手机客户端APP《大世界》发稿量4万条,阅读量超过114万,传播力指数和阅读量两项指标居全省县级市之首。
(三)社会宣传有新深入。一是丰富群众文化。组织XX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走进黄土岭镇。举办全市第二个“XX有礼日”大型文艺演出和“XX有礼·扶贫有你”文艺汇演走进建一镇。30集电视连续剧《美丽向阳村》在我市黄土岭镇开机拍摄。新建乡镇影院1家,全市5家影院全部复工营业。参与阅读打卡100天活动获得“全国百强”县。二是推进文化产业。“融媒之声”项目获得XX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市文旅集团参加深圳“云上文博会”线上招商活动。三是凸显文化惠民。草编文创产业展示馆建成使用,“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品牌效应充分发挥,文化进万家、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五进七送、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走深走实,成功举办第二届农民丰收节书画艺术展。
(四)文明创建有新提高。一是文明实践中心功能彰显。建立17个文明实践所、30个文明实践站、16个文明实践点、10个文明实践基地、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服务功能,开展致援鄂医务人员一封信、慰问援鄂医务人员家属等活动,为“最美逆行者”助力。二是“XX有礼”引领力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提升。“诚信文明示范街”“文明餐桌”“XX有礼?全民节约”“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健康?伴我成长”“阳光天使?快乐六一”等主题活动有效开展,“XX有礼?移风易俗”整治行动初见成效,庆祝第二个XX有礼日“十个一”系列活动有声有色。荣获XX市礼德榜样先进个人9名、先进集体2个,评选表彰我市礼德榜样先进个人66名、先进集体28个。三是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颇丰。沟沿镇青天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五)外宣工作有新成绩。一是强化对外推介。加强对我市“大红袍”李子丰收节暨全市第二届名优特农产品展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邀请全国知名“大V”推介金牛山文化、乡村旅游和农产品。二是强化媒体宣传。深化主流权威媒体合作,全面展示大石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在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学习强国等20余家媒体发稿1500余篇,位居全省前列。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对外宣传,扩大营商环境百强县知名度,推出十条营商环境新举措,在新华网等35家主流媒体刊发。在沈阳、大连两市核心地段循环展播大石桥形象宣传片,中国镁都影响力日益提升。
二、下步工作打算:一是聚焦关键少数,理论武装再有新拓展;二是聚焦重点工作,新闻宣传再有新声势;三是聚焦重要活动,社会宣传再有新特色;四是聚焦有效载体,文明创建再有新提升;五是聚焦时代特色,外宣工作再有新提高。
第二部分:市委宣传部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1年工作打算
一、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0年,市委宣传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按照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为落实“六保六稳”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加快推进“四个新镁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坚持解放思想,理论武装成效有新进步
一是抓实思想建党,推动理论强党。今年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学习贯彻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XJP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党内法规条例为重点,以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出发点,以提高党员干部“六保六稳”能力为目标,积极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切实提高全市党员、干部素质,着力推动学习贯彻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下发《2020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安排》《2020年市理论宣讲工作安排意见》,跟进XX市安排部署,设计学习内容,明确工作要求,指导规范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调研活动。全年计划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集中学习12次,开展专题研讨20个,积极打造党员干部学习“示范班”。邀请XX市人大领导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专场报告;组织2020年全市科级领导干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轮训班,共举办三期,651人参加培训。举办2020年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280人参加培训,市委常委领导亲自授课。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到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市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举办全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践行XX有礼我先行”宣讲骨干培训班,280余名党组织副书记、宣传委员和宣讲骨干参加培训。做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践行XX有礼我先行”全市宣讲工作,充分发挥百姓百团宣讲团和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及农村“大喇叭”宣讲的作用,实现全市253个行政村推行“大喇叭”宣讲工作。组织开展《XJP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民法典》《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点赞我的国制度和治理》等宣讲活动,做到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共宣讲400余场次,受众3万多人次,开展线上宣讲500余场次,受众近20万人。同时,围绕“雷锋文化?XX有礼”、“金融和产业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法典》等内容,举办“镁都公益大讲堂”专题理论宣讲4期,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市精准传播、有效覆盖。二是抓实责任落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研究,制定下发《中共大石桥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中共大石桥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落地。召开全市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4次,并向XX市委做出书面报告。加强对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做好XX市委对我市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工作,听取市委宣传部、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工作汇报,并到市钢都街道办事处进行实地督查。同时要求各镇街、部门党委(党组)按规定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并向市委作书面报告。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评论员和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举办网络评论员和网络信息员培训班,持续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和网络公益工程,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管控,强化权威信息发布,确保网络舆情平稳可控。
(二)坚持正确导向,舆论引导作用有新增强
一是抓好舆论宣传,讲好镁都故事。围绕中心工作,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媒体矩阵,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推介镁都。为落实市委“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会议精神,开设《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专栏,持续报道我市高质量发展工作亮点。通过互联网+疫情防控、互联网+助农、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扶贫等平台,推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党旗高高飘扬》《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抗击疫情第一线》《战疫保平安复工促发展》《抗疫情践有礼》《春风行动广角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环保攻坚举目绿水青山》等20个专题专栏,刊发原创稿件3000多篇,制作短视频2000余条,通过手机客户端APP《大视界》发稿4万余条,市融媒体中心传播力指数和《大视界》阅读量两项指标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全民读书节“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参与度位居全国县区第9名。“学习强国”平台推送稿件588篇,位居XX地区前列。全市42个“融媒之声”直播电商孵化创业基地运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加大“XX有礼”主题活动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氛围。二是抓实媒体管理,开展“清朗”行动。加强网站和新兴媒体管理,强化网上舆论引导。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制定《抗击疫情网络舆情处置应急预案》,下发《市网信办致全市网民的一封信》《新媒体从业人员倡议书》,号召网民自觉做防控疫情的践行者、网络内容的传播者、网络秩序的维护者。通过253人网络志愿者微信群,及时转发中央、省市权威报道,回应网民关切。加强舆情监管,执行24小时双值制度,处置负面舆情6条,落地核查7人。利用政务新媒体18家公众号,发布信息1600多条,同时镁都宣传公众平台在疫情期间坚持每天3次向公众转发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社、辽宁日报、XX发布等防疫知识,共转发400余条;制作疫情宣传片《平凡不平凡》《让我给你一个春天》等。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制定网络安全和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舆情监测,共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网络舆情信息快报8期;向涉事镇街、部门单位发送舆情信息反馈单45期;向XX市委网信办上报周报24期;对全市范围内807家网站进行摸底排查并建立台账,“清朗”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坚持服务人民,社会宣传活跃有新深入
一是新闻出版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432家;抽查出版物发行单位167家;正版软件采购申报178台;查处“扫黄打非”案件2起,处理“扫黄打非”投诉案件6起;推荐并获得全省最佳阅读推广人1人;组织参与阅读打卡100天活动,获得“全国百强”县;召开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线上培训7次;开展“护苗绿书签”公益讲座活动13次,48所中小学44207人参加收听线上学习。二是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坚持以繁荣文艺创作和开展文化活动为重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打造“四个新镁都”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柱。先后组织开展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礼赞家园春满镁都”和“XX有礼·扶贫有你”等大型文艺汇演10余场,受到全市人民喜爱。30集电视连续剧《美丽向阳村》在我市黄土岭镇开机拍摄,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三是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做好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阅读书香XX—XX市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农村大喇叭涉农宣传、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移风易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宣传工作。四是农村、企业文化有力推动。推进全市农村书屋建设,发挥农村书屋服务功能。加强城镇影院管理,新建乡镇影院1家,全市5家影院复工营业,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1518余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组织市文旅集团参加深圳“云上文博会”线上招商,7家企业均在疫情期间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融媒之声”项目取得文化产业发展项引导资金补助。五是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品牌效应,加强立项扶持和作品创作,全市书画作者深入基层,创作大量富有时代意义书画作品300余幅,其中10余幅作品在上级展出并获奖,文艺创作重点项目歌曲3首,举办各类文学艺术和主题教育展览4个。开展文化进万家、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五进七送、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完成大石桥市草编文创产业展示馆建设。
(四)坚持以人为本,文明创建质量有新提高
一是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举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仪式,指导实践所站点完善“十有标准”,建立17个文明实践所、30个文明实践站、16个文明实践点、10个文明实践基地;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1支志愿服务分队,全市有9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2415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70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5场、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助考、文明养犬等志愿服务活动20多次。二是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2000多名志愿者冲锋一线,启动线上网格化宣传模式,对接300余个微信群发布信息3万余条次,支援38个弃管小区轮番值守,开展入户调查、小区消杀、校园消杀、支援企业生产、捐款捐物等志愿服务,成为联防联控重要力量。三是开展“XX有礼”全民学雷锋活动。开展致援鄂医务人员一封信、慰问援鄂医务人员家属、童言童语话雷锋等活动。开展“XX有礼?礼赞英雄”活动,向援鄂医务人员爱心捐赠折合款项10万余元。“镁都车队”出租车及公交车开展文明交通爱心服务活动,医护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当天免费乘车、定点定时开展出租车消杀等活动。四是推进“诚信文明示范街”“文明餐桌”行动。开展“XX有礼?全民节约”行动,发布创建诚信文明示范街倡议书、“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倡议书,打造文明诚信示范商户26个,在全市10余个大型餐饮饭店开展“文明餐桌、公筷公勺”活动,张贴宣传海报1000余张,推行公筷公勺、厉行节约。五是深化“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发布“文明祭、更清明”倡议书,张贴宣传标语,文明劝导实践活动,倡导健康、环保、平安、文明的祭祀新风。六是开展“文明健康?伴我成长”“阳光天使?快乐六一”主题活动。强化未成年人卫生意识和卫生观念,调动广大未成年人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的积极性。全市12所乡村学校和10余所中小学近万名学生参与活动。七是深化“XX有礼”主题活动。下发《贯彻落实《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践行“XX有礼”实施方案》,部署“三大行动”,持续推进《条例》落地见效。下发《关于开展“XX有礼?移风易俗”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开展“XX有礼?移风易俗”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四德工程”,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庆祝第二个XX有礼日“十个一”系列活动,即:印制一本文学艺术作品集和一套明信片;举办大石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仪式,开展“认养一棵树、奉献一份爱”活动,全市上下认养树木6000余棵;举行一场专项基金捐赠仪式,现场捐赠30.7万元;举办一场学习贯彻《条例》知识竞赛;举办一场明信片首发仪式和优秀诗词作品朗诵会;开展一次礼德榜样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先进个人66名、先进集体28个;拍摄一部“XX有礼”宣传片;举办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4名先进典型讲述自己的有礼故事;举办“XX有礼?文明镁都”—大石桥市庆祝第二个“XX有礼日”文艺演出;开展一次志愿服务进万家活动。八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举办培训班2次;完成2020年度创建迎检和申报工作,申报(复查)2018—2020年度国家级文明村2个、文明校园1个;省级文明村(标兵)11个、文明单位(标兵)9个、文明家庭2个、文明校园2个;XX市级文明村镇33个、文明单位27个;大石桥市级文明单位19个、文明村镇55个。
(五)坚持服务中心,外宣工作有新成绩
一是配合媒体宣传报道大石桥。积极对接上级主流媒体,持续扩展对外宣传,全面报道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经验典型和阶段性成果。利用手机客户端《大视界》,精心策划主题,深入一线采访,发布权威信息86条,播发新闻960余条。在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今日头条、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网易辽宁、新浪辽宁、腾讯大辽网、香港商报、香港经济导报、XX融媒体电视台、手机台、融媒快讯等20家媒体发稿1500多篇。二是策划脱贫攻坚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大石桥推出十条新举措,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在新华网等35家主流媒体刊发。邀请辽宁卫视《辽宁新闻》《黑土地》《点赞我家乡》节目组和辽宁日报记者到我市黄土岭镇、汤池镇和博洛铺镇采访脱贫攻坚工作亮点和脱贫后老百姓的辛福生活。专题《大石桥:市场化运作让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免费鹅雏进咱家—汤池镇脱贫鹅》《爱心助农走进建一镇》《香菇飘香七一村》等节目陆续在辽宁卫视播出。邀请新华社、新华网、辽宁日报、网易辽宁、腾讯大辽网、辽宁卫视《黑土地》、辽宁卫视《加油辽之味》等多家媒体记者对周家镇“大红袍李子”丰收节暨全市第二届名优特农产品展进行全方位、立体式主题报道。同时不断加强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推广宣传,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并开设专栏,全媒体报道博洛铺小米、建一寒富苹果等镁都品牌。三是网上宣传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优势,深化与新华社合作力度,依托新华社户外媒体联播网,在沈阳、大连两市核心地段每天120次循环展播大石桥形象宣传片,中国镁都影响力和美誉度日益提升,使主流网站对大石桥的宣传形成合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镇街、部门单位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重业务、轻宣传工作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不够、招法不多、载体不强,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宣传新闻工作者队伍综合能力需要加强,特别在“四力”要求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板。四是对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研究不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格局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五是“XX有礼”主题活动开展得不均衡、参与度不够、实效性不强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2021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