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老师谈公文写作:格局格物格式格调
很高兴来到这里,与xx技师学院的中层干部交流公文写作的一些体会。我长期从事公文写作工作,说来都有三十多年了。今天,与大家交流公文写作的一些初浅心得。
一、格局要大
所谓格局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范围。格局决定结局。做任何工作,格局都要大,都要有宽广的视野。写公文也是如此。
公文写作时,只有把你的工作放到全局中、放到大局中去考量,公文才有大格局,才有思想高度。公文写作者如果没有大格局,看到的只是本单位的一亩三分地,就事论事,跳不出来,那么写出来的公文就难以有高度。公文写作需要有大局观,需要格局大一些,需要立足本单位、又要跳出本单位。公文的格局要大些,发在我自己开办的海洋文化工作室公众号,大家有空的话,可去浏览一下。这里我着重谈公文写作格局要大的若干想法:
1、格局要大,要体现政治大局。现在的国内外大势、大局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在哪个单位、无论是写什么公文,都要适应这个大势、这个大局。比如说,中央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央提出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那么写公文材料就要体现这样的一种政治立场。我看了xx技师学院的工作总结,大家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工作总结的第一条写,我觉得至少在政治上是对头的,格局是大的。体现政治大局是写好公文的最基本一条。你有了这一条,公文的思想性就出来了。你的公文里面无论是工作总结还是工作部署,这些政治层面的概念、表述都没有出现,那很可能公文的水平会就事论事,会格局比较小。
2、格局要大,不是写假大空的话。写公文的同志在思想上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你不是要求格局大吗?你不是鼓吹要讲政治吗?那好,我就连篇累牍地写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虚话、套话。这样也是不对的。我记得我以前曾给领导写过一篇讲话稿,主要内容是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我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水平,为了体现领导讲话稿的格局和气势,第一部分就详细罗列了三代领导集体谈理想信念的话,还写了一些不着边际的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领导看了后,就指出,这个讲话稿虽然有高度,但内容太空了。然后,领导给我看了他自己修改的稿子。我看了以后深感领导的修改稿更接地气,更联系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这以后,我也明确了一点,公文的高度,不是靠写一些腾云驾雾的话就能提高的。
3、格局要大,联系实际的结合度越紧越好。公文的格局大,最重要的是要把国家、省、市的战略要求与本地、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联系实际的结合度越紧,则公文的格局越高。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前几年的教师节,市领导到你们技师学院参加校企合作推进会。稿子给市领导后,领导不满意,把我找去要我修改。我仔细一看稿子,原来整个稿子都写的是教育如何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如何重要,如何抓好职业技术教育。这个稿子初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认真推敲一下,就是没有联系xx实际,没有联系技师学院实际。这样,这个稿子就变成了任何地方、任何学校都可以用,指导性、针对性就变得不强。我修改的时候,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与xx群岛新区的发展相结合,突出写xx技师学院的亮点工作、写先进教师的动人事迹。领导讲后,得到了省教育厅和技师学院师生的好评。
二、格物要深
所谓格物就是探究万物的规律,格“规律”之意。《礼记·大学》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我理解“格物”就是要了解事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征。那么,公文写作的格物格什么?就是要格你所写的公文材料内容。通俗地说,就是要掌握你所从事的业务规律,掌握公文写作内容表达规律。这里重点讲怎么掌握公文写作内容的表达规律。
一是概念、概念、还是概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认为公文写作要把内容表达到位,最重要的事就是掌握你所在地方、所在单位的工作概念。比如说,xx技师学院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习科学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提质增能、产教融合、开拓培训项目、落实德育工作、工会后勤服务等等。这些大概念下面还有二级概念,二级概念下面还有三级概念。你在写xx技师学院工作总结或工作思路的时候,你必须围绕这些概念来展开,少了一块,你的公文的内容就是不全面的。为什么有些搞业务的同志、甚至一些专业人才写的公文内容不全面?我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写公文的时候没有全面系统地掌握自己领域所涉及到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概念。写作公文的过程,实际上是操纵概念(术语、行话)的过程。不同机关、不同行业的公文有不同概念,要写好不同类公文,必须掌握不同类的概念。为什么有的人既能写综合的,又能写单项的,就是由于他掌握了综合的或单项的概念。适应地方工作的过程长短,适应公文写作过程的长短,实际上是掌握概念(术语、行话)时间的长短。最牛逼的是创造概念。当你会创造概念了,基本上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公文写作高手了。
二是学点、懂点辩证法。辩证法的有不少重要观点是我们写作公文在表达内容时要用到的。第一、事物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所以公文要突出重点,同时要兼顾一般。你不能西瓜不写,只写芝麻。第三、事物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公文要写出个性和亮点。你不能写得一点没有特色,到处都可以用。第三、事物相联。所以公文要讲全面性、系统性。你不能写了一方面的内容,把另一方面的内容丢了。
三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公文写作要养成一个很重要的思维就是要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所接触到的业务从表象上看都是感性的、碎片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写公文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概括、归纳、综合,也就是要运有逻辑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观点、思路、政策、措施等,从而使公文体现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如果说“概念”是一个词,那么“概括”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甚至可能是一段话、一篇文章。用对概括,就能写好公文。公文的最基本目的是说明观点,是要人相信这个观点。这就需要善于概括、精准概括出文章的观点。我看了某单位《学习新职业教育法情况的汇报》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概括归纳,按时间顺序罗列了召开学习职业教育法的几个会议,这样的汇报就是停留在现象上。应当进行概括,归纳出几条学习教育法的具体做法,。
四是学习庖丁解牛。大家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宰牛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说到底是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写作公文也是同样道理。一篇公文无论是什么内容,都要科学地、有规律地展开,不能不讲逻辑、不讲条理。那么怎么展开,或者说它的规律是什么?我个人的体会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我们以例子来说明。如要写xx技师学院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其中一节内容是写“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如何写好这节文字呢?1、要写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是什么?可以写一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点工程,是下半年的头等大事。”2、要写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做什么。可以写“加强学校治理能力建设、冲刺技师学院摘筹工作、启动名校最后一年验收”三方面内容。3、要写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怎么做?可以围绕上述三方面内容逐条细化。比如加强学校治理能力建设,可以写“完善制度、队伍管理、加强教学诊断与改进、学校数字化转型”等。这样一步一步,如庖丁解牛一样,把公文内容从大到小、从浅到深,展示开来。
三、格式要准
格物要深,说的是要内容表达的规律,格式要准,则讲的是公文形式表达的规律。公文写作有一定的格式、体例。我们要把公文写好,必须掌握公文的格式。
广义的公文,我把它归纳为三类。第一类:领导的讲话稿。第二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这个条例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第三类,是不在条例范围,也不是领导讲话稿的事务类公文,比如方案、计划、要点等等。
不同公文,有不同的格式。关于汇报、总结、请示、经验(事迹)材料的基本格式,大家可以去看我的海洋文化工作室公众号。这里,着重谈一下大家用得比较多的其他几类公文的格式:
(一)思路(要点)
属于事务性公文,不属于国家公布的公文文种,适用于单位或个人对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工作情况作出全面的、系统的谋划和部署。
思路(要点)的体例包括以下几个元素:1、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名称构成。2、总结正文。正文是总结的核心内容。
思路(要点)正文的格式一般为:1、引子。一般交待提出计划(要点、思路)的背景,要力求简洁,开宗明义。2、主体部分。应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思路(要点)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写好指导思想。往往很多同志在思路(要点)时会忽视指导思想,常常从上级的公文中抄一下。实际上指导思想是整个思路(要点)的纲,起着纲领性的作用。凡指导思想写得好,概括得到位,那么下面的工作任务大体不会离题。指导思想,也可以换另一种说法,如总体要求、基本要求等。在写指导思想时,要防止出现两种错误现象:一是全部抄上级的,没有自己的纲领性话语。二是所写的指导思想和下面的具体任务在内容上完全无关联或者有矛盾、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