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美好生活阔步前行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每个共产党人不懈追求。2018年9月,我满怀憧憬,来到岭脚镇流山村任驻村工作队员,投身当地开展扶贫工作。为了熟悉村情民情,严格吃住在村,深入到群众中去,白天进村入户,奔走于田间地头摸排调研,收集信息,晚上挑灯夜战,钻研业务,解决群众难题。厚厚的三本笔记本,一双仅买了三个月就磨坏后跟的皮鞋,从不熟悉到村里的狗不会咬我,见证了从一名法院干部转变成为一名地道村官的艰辛历程。
当好党建指导员,筑牢战斗堡垒。我充分发挥驻村队员“指导员”作用,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重点,全面激活内生动力,破解流山村的发展困境。一是在熟悉工作之后我指导村“两委”干部、党员等开展党日活动,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充分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认真学习领会党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等,纵深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保持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加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出谋划策打造特色品牌,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书写“优异答卷”,开展有主题、有仪式、有成效的活动,让党员动起来、支部活起来、党旗飘起来,用实际行动、过硬成果打造红色引领,党建兴农的品牌。三是建议建立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组织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困难群众想办法出点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目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得到村民的拥护和好评,2020年12月正式申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三星级党组织。
当好发展勤务员,维护群众利益。我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当好群众的勤务员。一是戮力同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建设+项目扶贫”模式,和村干部一起经常往返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后盾单位之间,积极进行汇报沟通,磨破了嘴,身体儿差点累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硬化村组道路4条,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完成村道流山村至岭脚镇的“窄改宽”工程,改善村内交通环境;完成了村委大楼、篮球场等项目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修建灌溉水渠,提升基础硬件,改善村内面貌。二是妥善解决群众困难。动员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等多方力量对村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特困人员提供上门帮助;通过扶贫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性扶贫岗位,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协助村民办理残疾证、身份证、慢性病证和小额贷款;协助办理“雨露计划”,助力寒门学子求学梦;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危房改造,117户困难群众通过危房改造解决住房安全问题,230名困难群众享受低保待遇;克服疫情影响,帮助160名贫困户外出或就近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帮助全村贫困户86户贫困户入股温氏养鸡,每年能获得20万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