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先秦思想和图书的汇聚之地

2024-04-23 11:51:41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稷下学宫::先秦思想和图书的汇聚之地

战国时期,哪里的老百姓自我感觉最好?哪里是诸子百家最向往的地方?当时最有文化的地方在哪里?产出思想和图书最多的地方在哪里?要回答这些问题,咱们得先看一段《史记·苏秦列传》生动的文字: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摩肩接踵,把衣襟连起来可成帷帐,把衣袖举起来可成幔幕,每人甩一把汗珠子就可以像下雨一样。街上繁华热闹,家家生活富裕,人人志气高昂。这说的是什么地方呢?

这就是2000多年前的临淄(现山东淄博),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没有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里是稷下学宫的所在地。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学术交流中心和政府高端智库。稷下位于临淄城的稷门附近,为了招揽人才,齐国君主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学宫,所以就叫作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学者被称为稷下先生,他们的学生,被称为稷下学士。齐国给稷下学宫的先生学子们各方面待遇非常优厚。《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君主礼贤下士,稷下学宫的所有开销都是齐国政府承担,对所有到稷下学宫的人管吃管住,还给稷下学宫的先生们每人分一套高级住宅,给他们上大夫的级别,受上大夫之禄,享受很高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同时,稷下先生们还可以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就是不承担具体行政职务,只是教学授徒、著书立说,不用打卡上班,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意见。当然,也可以专心做学问。

此外,稷下学宫还实行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各种学术思想和各个学派并行不悖。凡是到稷下学宫的人,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其中著名的学者有孟子、荀子、邹衍、淳于髡、慎到、环渊、接予、田骈等人,特别是荀子,更是三为祭酒,3次担任稷下学宫的一把手,李斯、韩非子、张苍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使得齐国成为战国时期长期引领文化潮流的文化大国,也使得临淄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吸引力的城市。诸子百家纷纷来到这里,有的是游学,有的是常住,甚至一住就是好多年,比如孟子和荀子。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稷下学宫::先秦思想和图书的汇聚之地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680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