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探寻中国文化特殊性的普遍意义

2024-04-26 07:03:52 140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探寻中国文化特殊性的普遍意义

汪德迈(LéonVandermeersch,19282021年),法国著名汉学家,1951年获巴黎大学哲学硕士与法学博士、1962年获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硕士、197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他还先后获得儒莲奖、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最重要的奥马乐奖等,撰写了《新汉文化圈》《跨文化中国学》《中国教给我们什么》等著作。

汪德迈认为西方世界想要认识中国,就必须挖掘到本质。中国文化在汉文化圈具有特殊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今世界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现代化并非只有西化一途可走,中国可以凭借其悠久而丰富的思想与经验为世界寻求新的社会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汪德迈17岁时,偶然接触到一本德语版的古老中文语法书,被汉语的文字书写、语言表达和思维阐述方式所震撼,这和他曾学习的母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德语完全不同。因此他产生了学习中文的冲动,行动力超强的他很快便前往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学习中文,兼修越南语,从那时开始他便开启了汉学研究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中法两国还未建交,虽然心向往之,但是汪德迈未找到前往中国的机会,于是决定从曾广受中文影响力辐射的区域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辗转于越南、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和工作,这种经历使得他更加善于将中国文化放置于历史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跨文化视野客观分析中国文化。20世纪60年代,汪德迈赴香港大学留学,师承学界泰斗饶宗颐,从学习《说文解字》到识别书简和甲骨文,在饶宗颐先生的悉心栽培下,汪德迈不断被中国文化的魅力所感染,此后,便一直致力于推介和传播中国文化。

1966年,在法国多数大学都没有设置中文系的情况下,他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埃克斯文学院创设中文专业并担任负责人,教授汉语。1973年开始,他在巴黎七大东亚教研部门担任系主任。1979年开始,他任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研究员,同时在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教授儒家思想史,直至1993年退休。自20世纪晚期以来,汪德迈多次到中国进行访问和讲学,并为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授课。他希望通过自己从未停止的中文教学和汉学研究,尽可能影响到更多的人来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

研究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汪德迈始终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避免同他人一样套用西方概念和思维模式研究中国,而应该从中国材料和中国概念入手,开展系统研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探寻中国文化特殊性的普遍意义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72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