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写出些“道道”来——爬格子的心得

2024-05-05 07:03:52 67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总得写出些“道道”来——爬格子的心得

写在前面:这是一个系列,总共12篇,是原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现任总理办公室主任康旭平早年在《秘书工作》杂志上刊登的系列爬格子心得,有真情也有实感,既平实又亲切,让人读来特别受用。此为其中一篇。

领导讲话主要是谈工作、讲问题、说事情,自然不可能像文艺作品那样,写得多么感人肺腑、引人入胜,但也得避免空洞乏味地说教、老生常谈地说事。

我常跟起草文稿的同志说:如果写稿子的人都觉得写的话没什么意思,那么别指望用稿子的领导会很有兴致地去念;如果写稿子、念稿子的都觉得稿子不怎么样,那么听稿子的一定不会被打动,甚至根本就听不进去。

事实也是如此。有的讲话稿写得好,三言两语就能切中要害、打动人心、引起共鸣;要是写不到位,越是滔滔不绝,越让人听起来云山雾罩、不明就里,效果往往就大打折扣。

所以,要把工作谈到位、把问题分析透、把事情讲清楚,还得有股子钻劲,有股子灵性和悟性,想着法子写出一些别人愿意听、听得进、也能够接受的道道来。

记得几年前,某县发生了一起环保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层面的影响自不待言,对整个干部队伍的士气也带来了一些影响。随后省里召开领导干部学习会,以此为例,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提出改进要求。

这个会上领导讲话的基调是反思、纠偏。需要反思的方面很多,施政理念、工作思路、领导方法等都值得反思,但反思毕竟是手段,目的还是要帮助干部找到问题、解答困惑。说实话,基层干部平时工作压力很大,都想把一个地方发展好,但往往动机和效果很难统一起来,特别是过程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平衡。所以这个稿子既不能不痛不痒,也不能做怒目金刚,要说到干部心坎里去,就得拿一些干部感同身受的东西来说事。

那段时间我们在和基层干部的交流中,常常听到一些抱怨,这给我们很大触动。我们将之比作一种悖论,即干部满怀抱负,想着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一些群众却不以为然,认为你是搞政绩工程,捞个人资本;干部吃苦受累忙招商、上项目、搞建设,有人却不领情、不买账、不支持,有时甚至把你往歪处想。一些干部长期处在选择的困境,难免会产生诸多困惑。

我们在起草讲话时,用这个悖论做引子,一步步挖根源,并提出解决之道,领导也非常认可。讲话之后,听会者产生了强烈共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写领导讲话稿也一样,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多从听会对象的角度去考虑要讲的内容,把握说话的度,多说一些接地气的话,干部也自然能够理解和接受。

俗话说:好话重三遍,鸡狗不待见。各级领导干部讲话讲得多,会议也听得多,对稿子优劣的鉴别力很高,对一般泛泛而谈的稿子是很难产生兴趣的,这就要求讲话稿必须写得有新意。要么在立意和架构上出新,要么在表述和观点上出新,总归要抛出点新东西,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这样自己有兴趣讲,别人听了也感到新鲜、解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总得写出些“道道”来——爬格子的心得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821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