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中的雅致情怀与节俭仁爱

2024-05-07 07:03:52 240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随园食单》中的雅致情怀与节俭仁爱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坛领袖袁枚撰写的美食著作,涵盖了食材选取到佳肴品鉴、美酒名茶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作者数十年间饮食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以细腻的语言将美食描摹得绘声绘色。

袁枚少有才名,为官政声卓著。父亲离世后,袁枚辞官返乡,购置隋氏废园以自处,将其修缮成随园,《随园食单》由此得名。以往的美食著作往往就饮食论饮食,袁枚的作品则独辟蹊径,超越了一般的食单。它既有烹饪杂文,又有作者借美食而彰显的修身治国之宣言,既展现了传统文士的仁爱之心与雅致情怀,也传达了节俭、仁爱的美食理念。

节俭、仁爱的美食理念

袁枚好吃、会吃,但他坚决反对虐待动物,抵制随意浪费的行为。节俭、仁爱的饮食理念贯穿《随园食单》全书。须知单”“戒单被袁枚置于卷首,构成了本书的纲领,凝结了他饮食思想的精华。尤其是戒单鲜明体现了上述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戒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即贪图贵重食材,爱慕虚荣之意。有一位太守宴请宾客,袁枚也在其列。只见碗大如缸,内有水煮燕窝四两,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燕窝淡而无味,客人却争相称赞。袁枚不以为意,笑道:我辈来吃燕窝,非来贩燕窝也。可贩不可吃,虽多奚为?若徒夸体面,不如碗中竟放明珠百粒,则价值万金矣,其如吃不得何?意思是说,大家是来吃燕窝的,不是来贩燕窝的。若单纯地装点面子,干脆在碗里放上数百颗珍珠,就算不能吃,那又如何?可见,袁枚毒舌起来,直接而辛辣。

其次,戒目食目食者,贪多之谓也。桌上饭菜,适可而止,菜品繁多徒增纷扰,与饮食的本义相去甚远。何况多则易错,厨师心力有限,一日之内菜品过多,烹调时难免出错。袁枚曾赴过一场盛宴:一场下来共40余道菜品,光点心就有16样。但袁枚到家后,仍煮粥充饥,足见这宴席是何等粗制滥造。客人无心品尝众多菜品,宴席过后剩余的食物自然堆积如山。

最后,戒暴殄。常有人为了所谓的珍馐暴殄天物,放弃食材的大头,只取精华部分。例如,烹饪甲鱼时单单取出裙边,甲鱼肉则被弃置一旁。袁枚对暴殄有着自己的见解,暴者不恤人功,殄者不惜物力。浪费可耻,随意丢弃食材是对人力、物力的漠视与践踏。鸡鸭鱼鹅,自首至足皆有用处。烹饪鸡时,鸡脯、鸡肝、鸡肾也是风味独特的宝物。还有食客在活物身上搜寻食材,譬如利刃取活鸡之肝,做法过于残忍,袁枚极力反对。在他看来,暴殄天物断非君子所为。追求仁爱的烹饪方式,构成了袁枚饮食观念的伦理底色。袁枚爱惜粮食、物产的理念,与他的为官经历有很大关系。乾隆年间,袁枚曾任沭阳县令,主政一方。上任伊始,迎接他的不是锣鼓欢欣,而是饿殍遍地、百姓流离。沭阳一县之地,竟有饥口三十万。袁枚亲眼见到无粮可食的悲惨场景,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为了生存,夫妻反目,父子相食。到任不久,他便积极恢复农业,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终为百姓福。当袁枚离开沭阳时,百姓皆称其为大好官

吃出来的学问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随园食单》中的雅致情怀与节俭仁爱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87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