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八年岁月

2024-05-07 07:03:52 24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八年岁月

湖南第一师范红色底蕴深厚,毛泽东在此学习、工作8个春秋,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193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由此可见,第一师范的学习经历为其成为拄长天之大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在进入一师之前,曾在多所学校就读,但都不甚满意。他既不喜欢私塾讲授的传统经书,也头痛父亲要他学习珠算以便给家里记账的功利主义。他的心思放在阅读中外历史、地理书籍和关注世界大势上。

1913年春,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自己最适合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第四师范学校和第一师范学校合并。从此,毛泽东有如鱼入大海尽情遨游,在第一师范度过了近五年半的师范生生活。

当时被誉为湖南亚高学府、堪称湖南培养新青年摇篮的第一师范,适应新文化运动潮流,吸取国内外教育先进经验,汇聚了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等一批名师大家。毛泽东在此深得名师指点。欲栽大木拄长天的杨昌济,是毛泽东的修身学老师,初识毛泽东时赞赏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毛泽东的《心之力》以满分获得杨昌济的盛赞。在徐特立的影响下,毛泽东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教材上就写下了1.2万余字的批语。

第一师范当时鼓励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不盲从的毛泽东的学习天性在此得到极大伸张。他除了认真接受课堂教育外,还养成了自主学习、广泛阅读的好习惯。学校的图书馆和书报阅览室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他是当时从图书馆借书册次最多的学生。他经常带着世界地图、英汉词典和一个笔记本去书报阅览室,边看边写心得体会,对时事政治常有极其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被老师同学们誉为时事通

在此,毛泽东结交了蔡和森、何叔衡、周世钊、李维汉、萧子升等一大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共同研讨学问,探求救国救民之道。

改造中国与世界

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去求学时即写诗明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后来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给自己取名为子任,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毛泽东与寝室同学约法三章:不谈家庭琐事,不谈金钱,不谈男女问题。三不谈彰显了青年毛泽东心中所系的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与使命,正如1915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名字发布《征友启事》所言: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八年岁月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880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