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云南省大关县以实干精神走出精准脱贫之路

2024-05-17 17:40:26 128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云南省大关县以实干精神走出精准脱贫之路

大关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腹心地带,原是国家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国土面积1721平方公里,辖9镇1乡,总人口29万人,有苗、彝、回等21个少数民族。境内山高坡陡、山体破碎,又处于大关马边地震带上,县城坐落在古滑坡体上,城区有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41处,山区、贫困、民族、多灾是大关的基本县情。在脱贫攻坚开始之际,全县共有贫困村82个,深度贫困村4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6023户11413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6.5%。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大关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扶贫,终于在2020年5月脱贫摘帽,实现了山乡蝶变,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6年时间把贫困发生率从46.5%降到3%以下,大关县真正践行了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的精神,用苦干、实干甩掉了困扰千年的绝对贫困。

一方贫困,八方帮扶

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在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下,自2013年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以来,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每年保持近100万人在岗开展驻村帮扶,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汇聚起战胜贫困的磅礴力量。

在大关县,这支生力军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形式编组共计82支,驻村队员350名(含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1名),他们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在上高桥乡大寨村有劳动力2379人,其中外出务工980人,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被撂荒。与很多山区农村相似,留守人员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看着大片大片被撂荒的土地,看着留守在家的人没有更多的就业岗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定动员群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抱团式发展。最初群众不理解,也不支持。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道,到多个村民小组进行走访、交谈,一些群众对合作社并不支持。有些年长的群众把合作社误认为是几十年前人民公社时期的合作社,认为那个时候大锅饭、平均主义,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又要走以前的老路,不支持。有些年轻一点的群众,认为合作社就是少数人得利,群众背个名,有好处也是进了个别人的腰包,不相信干部,抵触情绪较大。有的群众说,要让我们干合作社,政府得给钱,没有钱我们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种种困难,驻村扶贫工作队没有泄气,更加坚定地运用昭通市委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这个根本,抓住精准、统筹、务实3个关键,努力实现思想、工作、情感3个认同)指导工作,坚持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反反复复跑、努力跟群众打交道,反复开会、反复沟通,渐渐地群众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支持到支持、由不认同到认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群众基础较好的瓦厂、四合头、庙子边3个村民小组,发动群众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良种良法,流转1500余亩撂荒土地发展产业。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种植;二是贯彻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建设当成产业发展来做,在大寨村荒凉的土地上种上绿化树50余万株;三是种植青储玉米,搭建1800平方米牛圈,大力发展黄牛养殖。这些扶贫举措助力大寨村进入脱贫出列的快车道,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认同。

在大关县,来自中央单位、省市县直部门的扶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冒酷暑、战严寒,进村入户、摸排核实,全面掌握贫情。深入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扎实开展三讲三评(即驻村工作队员讲帮扶措施,村组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其帮扶成效进行评议;村组干部讲履职情况,驻村工作队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其工作成效进行评议;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脱贫情况,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对其内生动力进行评议),努力争取资源,团结带领群众致富。尽锐出战,高效组织

脱贫攻坚是新中国历史上、我们党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方位、高强度、深层次民生大仗、硬仗,是对我们党和国家现有组织体系和组织能力(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挑战。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各类各地帮扶单位都积极选优配强扶贫干部,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扶贫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同时创新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帮扶力量。

大关县的脱贫攻坚是尽锐出战,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取消了节假日,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地沉下去,县直单位只留收发文件和守电话的人在,很多干部几个月都没回过家,有些女同志身上背着孩子工作。

在组织体系上,建立了五联户制度,即县级领导联镇联户、县直部门包村联户、乡镇干部驻村联户、村干部按片联户、普通党员分组联户,推动党员干部直接深入基层、沉到脱贫一线。同时构建了第一党支部制度,即建立村第一党支部并将驻村工作队、乡镇挂钩干部、村三委干部、部分村的督导员划归到第一党支部。这个党支部不改变党员原有组织关系隶属,是临时性的,或说是功能性的,在工作中实际上发挥村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作用。在全县已经确定各村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情况下,按照权责相匹配的原则,由乡镇党委任命第一责任人担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兼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全面领导、统筹第一党支部和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第一书记兼指挥长负责召集、主持会议,有安排、调整、考核、评估第一支部党员和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工作的职权。围绕第一责任人建立第一党支部和脱贫攻坚指挥部,改变了不完全适应脱贫攻坚任务的原有治理体系。通过调整结构、集中力量、理顺关系,有力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高效决胜脱贫攻坚。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针对农村脱贫攻坚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组织问题,大关县建立党建统领制度,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决胜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云南省大关县以实干精神走出精准脱贫之路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107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