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2024-05-23 07:03:52 344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从哲学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社会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基石。在新时代夯实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学理基础,我们需要在思想史和现实境遇的双重维度中,探寻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首先,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追求实现人的解放”“社会历史哲学或社会政治哲学。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表明,社会进入哲学家的视野,在一定意义上讲,是近代哲学确立理性的优先性的结果,即超越宗教神学的基本预设,将现实的生活世界即社会视为拥有理性之人类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因为在此之前的哲学反思中,世界的本体论问题和上帝存在的合法性论证问题才是哲学的问题。而近代以来哲学的发展实则是要变革自古希腊以来所形成的哲学传统,即哲学追问应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何以可能,从而确认人的理性的至上性,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在此一维度中让人重享自由的荣光。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近代以来理性哲学张扬人的主体性并关注现实生活世界以及彰显人的自由的思想传统。但是,当马克思意识到青年黑格尔派所倡导的是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的时候,他猛然醒悟: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于是,马克思不再像德国古典哲学家那样从纯粹的哲学问题出发,而是从人类社会现实或现实的人类社会所发生的物质利益的难事出发:在欧洲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为何文明时代的人们并未享有应有的尊严和自由,反倒处于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关系之中?对此,马克思的做法是,从有生命的现实的人出发,在批判现实社会中发现人的解放的可能性。对这一可能性的揭示就集中体现为对作为现实生活世界之社会的哲学追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社会发展形态的判定,对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对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的追求,等等。

其次,作为社会历史哲学或社会政治哲学中的社会概念具有丰富内涵。

一是追问社会的存在论基础及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对社会的考察,不是根源于存在抑或思想的思辨,而是植根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马克思洞察到,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应该说,这是事关马克思社会追问的存在论变革的重大命题。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意味着,人们在对象性的活动中,特别是在劳动逻辑和生产逻辑中,历史性地从事构建社会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特别是在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构建了一个蕴含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更为关键的是,在此一存在论的追问中,马克思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力和根本规律。由此,在社会的存在论追问中,马克思拓展性地展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讨论,并在之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作为现代社会之具体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从哲学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178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