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五四纪念的主要形式

2024-05-23 07:03:52 340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党史上五四纪念的主要形式

五四运动,是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领导下、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百余年来,党一直高度重视五四运动,多次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以传承五四精神,引领青年运动的方向。这些纪念大致可归纳为文本纪念、大会纪念和活动纪念三种形式。

文本纪念:弘扬五四精神的主要载体

文本纪念,形式灵活、丰富多彩,可谓纪念五四最广泛的形式。

社论,特别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刊,如《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红旗》的社论,代表着党的声音,具有高度的时代性和指导性。1942年、1945年、1946年5月,《解放日报》先后刊登纪念五四的社论,号召打破教条主义,解放思想;加强对解放区乃至全国青年运动的领导;打击国民党的进攻,为民主、自由而斗争。从1949年开始至今,每当逢五”“逢十五四纪念日,《人民日报》都会刊发社论,结合时代特征,提出青年运动的方向,如《发扬光荣传统建设伟大祖国》(1959年),《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2019年)等。在报刊上开辟专栏、特刊或专号,发表新闻报道、论文、回忆和歌曲,是五四纪念的另一种重要形式。1920年5月4日,《晨报》专出五四纪念增刊,次年同日又在二、三、六版登载蔡元培、李大钊等人的近20篇纪念文章。20世纪20年代,恽代英、张太雷、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也曾在《中国青年》《向导》等党内刊物发表纪念文章。1939年,正值五四运动20周年,可以说是党以文本形式大规模纪念五四的元年。《新中华报》《解放》《群众》《新华日报》《中国青年》先后登载毛泽东、博古、邓颖超等的纪念文章。

发表通告、指示或通电,传达党对五四纪念的安排,也是一种文本纪念的形式。1924年4月,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党员,以学生为中心,广泛演说,弘扬五四精神。此后,中央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通电,要求各地在5月4日前后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在出版图书方面,早在1919年6月,上海公义社就曾出版图书,开以图书形式纪念五四的先河。1949年,党领导下的新华书店在上海发行《五四卅周年纪念专辑》,收录毛泽东、吴玉章、范文澜、叶圣陶等人的40篇讲话、回忆和论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集中出版一批关于五四运动的书籍,如《五四运动回忆录》《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五四运动在北京》等。题词也是纪念五四的一种文本形式。1950年,《北大周刊》准备出版五四专号,5月,毛泽东特地题词:祝贺五四三十一周年,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另外,还有发行邮票、纪念章,办图片展等补充形式。从1947年东北解放区发行最早的一套五四纪念邮票,到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发行纪念五四运动的专题邮票,方寸之间传承了五四青年不屈向上的精神。

大会纪念:动员青年群众的庄严仪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史上五四纪念的主要形式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179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