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个方面关系提高干部培训质效
开展基本培训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深化党校教育规律研究和认识的生动实践,是破解制约党校(行政学院)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以基本培训理念为指导,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把准做实开展基本培训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聚焦主业主责狠抓最基本的培训任务,是新征程上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开展基本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开展基本培训的实际质效,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关系。
“主干”与“枝叶”的关系
提升基本培训质量,前提是强化系统思维,立足各级党校职责定位,科学界定党校培训的“主干”与“枝叶”,理解把握基本培训和其他各类培训的辩证统一关系。基本培训好比主干,其他各类培训好比枝叶,主干和枝叶共荣共生,“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一是准确把握基本培训的主体地位。基本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基本性、基础性、基调性的培训任务。开展基本培训,是党校培训工作的主体组成部分,是衡量党校整个培训质效的核心内容,是体现党校办学治校水平的精髓所在。从党校办学历史经验来看,基本培训作为主体内容始终以“主干”作用带动引领党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他分级分类分领域培训在基本培训基础上借力发展,形成气候。当前,为彰显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基本培训。二是持续提升其他各类培训质效。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更加多样,党员干部知识获取渠道更加多元,适应新形势干部能力素质建设新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开展各类各领域培训,是党校为党育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本培训,并不意味着不举办其他培训,而是科学处理好基本培训与其他培训的关系,聚焦提升主责主业主课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培训班次、内容、对象、学制、周期设置,推动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提升,进一步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三是全面促进“主干”壮大、“枝叶”繁荣。开展基本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夯实基本培训的基础性地位,把有限干部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最优化,推动“主干”和“枝叶”有机融合、有效转化,最终促进党校各级各类各领域培训任务的整体高质量完成。在实践中,要紧扣培训任务要求,科学设置培训班次,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有形有效综合运用讲授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确保统筹有序、长短结合、应训尽训。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提升基本培训质量,核心是以基本培训为重要抓手,把握好培训工作关键要素,突出“量”与“质”的标准,牵引带动党校培训系统性推进、整体性提升,实现宏观结构质量与微观教学质量相统一。一是科学控制培训规模,提升办班质量。研究制定培训方案,严格对照办班权限,精准把握培训对象底数和参训学时情况,对基本培训主体班次设置反复论证,形成基本固定学制和班次。通过精准研判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和干部能力建设需求,科学设置专题研讨班,避免脱离实际,贪大求全,把该办的班办好,该上的课讲好,确保培训班次设置规范、培训主题明确、培训对象精准、培训内容匹配。二是科学设定培训任务,提高培训质量。优化教学计划、强化师资保障、加强学员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形成科学的课程设置方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培训工作。三是科学配置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课程质量是决定培训质量的根本,必须立足实际,加强对教学规律的研究。提升教学计划的规范化、科学化,不仅要有优质的课程数量储备,健全完善师资库和课程库,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还要有科学配置教学内容的思路,教学活动张弛有度,教学方法运用得当,避免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模式,实现“1+1>2”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