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基础及趋势预判
(一)发展基础
xxxx年末,xx县县域总面积xxx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xx.xx万人,常住人口xx.xx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xx.xx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xx.xx%。xx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xxx.xx亿元,同比增长x.x%;规上工业增加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xx亿元,同比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同比增长x.x%。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同比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同比增长x.x%。xx县是海陆丰革命老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我省北部生态发展区政策延伸适用的xx个县之一,xx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xx年以来,xx县持续推进“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建设,着力打造高新区“万亩千亿”产业主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镇、村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建设镇级、村级富民兴村产业园区,现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截至xxxx年底,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xx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x家。
(二)趋势预判
立足我县实际和发展急需,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区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我县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优化县城发展区域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做好老区振兴这篇“大文章”。到2027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县域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通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项目的实施,县城城镇化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有效提升,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的迫切需求,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医疗、养老、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达到xx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基础设施实现更高水平互联互通。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xx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我县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任务(一)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1.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聚焦产业有序转移,逐步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富民兴村为主导产业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打造电池零配件、建筑装饰材料、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做强新材料产业,依托“中国建筑装饰之乡”的品牌优势,积极引进装配式建筑及新型建材产品生产企业落户。持续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支持延伸新能源电池、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条,为储能电池产业打造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将比亚迪、震雄、固德相关上下游企业引进xx,支持xx中奕将xx中奕业务迁移到xx形成总部经济,推动形成“龙头带动、链式发展”的工业发展格局。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争创省名牌产品及名特优新农产品,到2027年,全县国家名牌产品(农业类)达1个以上,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达5个以上,“三品一标”认证达8个以上。(责任单位: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xx高新区管委会、县发展改革局)
2.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推进高新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推进高新区北部片区、富航城片区、xx东片区扩园建设,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产城融合、产业能级、营商环境、运营能力五个提升行动。同时,积极探索产业合作新路径,扎实推进坪山与xx结对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确保供应产业供地870亩,园区标准厂房储备超4万平方米。支持有条件的镇、村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建设镇级、村级产业园。推进油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茶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质升级青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25家。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30家。(责任单位: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xx高新区管委会、县发展改革局)
3.完善消费和商贸流通设施。加快县镇村商业网络建设,建设乡镇商贸中心,支持乡镇商贸设施共建共用,打造“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村级商业网点。改造提升综合交易市场功能,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推动农产品集散基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xx)、洋洋汽车城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培育引进、发展壮大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引导传统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快推进通道物流、邮政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动“枢纽+通道+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对接引进京东、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将xx县建成连接粤东北地区及珠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到2025年,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服务中心、快递行政村、村级商业网点覆盖率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供销联社、县发展改革局,各镇人民政府)4.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等主体作用,强化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及职业教育,以“订单式”“定向式”校企合作模式为切入点,借助“招生即招工”产教融合模式,提升我县就业人员持证率,为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高质量推进xx县新能源技工学校项目建设,依托技工学校建设,承接产业项目转移,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技能人才保障。深入实施“粤菜师傅”“xx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积极开展定向定岗培训、急需紧缺职业专项培训、职业转换培训和创业培训。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专户。到202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000人以上。(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
5.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县城停车场规划与建设,试点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完善城乡公路安全标识系统,逐步推进城乡盲道系统建设。以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综合交通大会战为契机,加快谋划陆惠高速项目和推进国道235线xx伯公岗至xx教育园区段、新田圩至南坑村段公路等升级改造。擦亮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品牌,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推动农村公路单改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等项目,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完善村内道路硬底化建设,提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便利程度。力争到2025年,全县普通国道一级公路比例达100%以上,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例达92.8%以上。基本实现城区快捷网络,即具备条件的乡镇30分钟上高速,60分钟左右到达相邻中心城区。(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6.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震、农业、气象等重点领域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提高预报预警时效性准确性。推动xx县应急指挥监测系统工程、xx县螺河排水防涝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2025年前全面完工,提升螺河两岸防洪减灾能力,强化水库、河道和在建水利工程等重点防洪区域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密切关注降水情况及旱情发展趋势,加强对水源和引调提水设施的管理调度,全力保障生活和生产用水。到2027年,持续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更加有序有效。(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气象服务中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关于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390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