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论解蔽

2024-06-14 10:10:21 129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荀子论解蔽

《荀子》中的《解蔽》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专论思想修养的经典名篇,梁启超评价它其言精深而肃括(意思是恭敬而有法度),最当精读,且应用之于修养。在这篇文章中,荀子痛感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种种无序状况,深察其背后的思想根源,精心开出药方,极力向世人展现光辉的理想人格及思维境界。细读此篇,荀子作为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其强烈的淑世情怀扑面而来,深沉的哲学智慧沁透人心。

蔽于一曲:一种思想通病

荀子指出,人们思想上的一个通病就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其意思是:受局部性的东西蒙蔽,而不能明了真理。

那么,造成蒙蔽的情形有哪些呢?有什么危害呢?在荀子看来,万事万物之间存在差异以至对立,这些差异、对立面之间互相遮蔽。比如,在喜好与厌恶、开端与结局、远处与近处、广博与表浅或过去与现在二者之中,如果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个方面,就不可避免地会陷于片面性,从而蔽而不明,甚至塞而不通,而这就会招来蔽塞之祸。荀子从君王、臣子与诸子百家三个方面举例详谈蔽塞之祸。商王纣被爱妃妲己、宠臣飞廉所蒙蔽,听不进忠臣微子启的劝谏,因而思想惑乱、行为荒唐,最终丧失九州之地,国都变成废墟。宋国臣子唐鞅被权欲所蒙蔽,赶走了贤明的太宰戴驩,自己最终身首异处。法家人物慎到只从刑法方面把握大道,施政时受刑法蒙蔽而不懂得贤人的作用,结果是内政陷于混乱,外交上使人迷惑。蔽塞之祸,可以说是史不绝书。

如何解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荀子论解蔽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610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