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群众观念不强。总是认为自己在全心全意为民造福,对群众的感受体会不深,常常停留在自己的主观意识当中。例如在开展矛盾纠纷的处理过程中,一味按规定和要求来处理,忽略了群众的情感和需求,以及群众相处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方式方法。
二是基层调研不足。总是对自己本职领域关注更多,经常性下乡调研,了解群众的需求,但是对于不是自己本职内的且关乎群众利益问题的事情没有主动服务意识。例如,在调研产业利益联结情况时,没有发现产业路等交通问题。
三是工作方法不多。面对群众,没能够因人而异,做到对不同类型的群众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在做群众工作时老办法过时,新办法不多,不能够创新工作方法,更好服务群众。
四是利益协调不够。面对政府与群众利益关系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味地“躲起来、拖过去”不能很好地去平衡好各方利益。例如,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让群众找这个、找那个结果群众找不到人,自己有推脱现象。
五是服务意识不强。为群众积极解难题、办实事的意识不强,特别是面对疑难问题,总是回避,不去积极主动想办法。例如想着自己就快要退休了,很多的工作难题和群众的所需所盼自己不做也可以了,反正下一任会接着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照群众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方面存在问题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028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