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贺信心得体会

2024-08-20 07:03:52 129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学习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贺信心得体会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的贺信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放眼神州大地,“中华水塔”三江源日益丰盈,雪豹、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自由驰骋,与矗立冰川、绵延草甸、蜿蜒河流相映成趣;守护一江碧水,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修复水生生物关键栖息地,“微笑天使”江豚逐浪跳跃,长江濒危鱼类数量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历史性回升。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映射着我国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持之以恒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深刻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这为我们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重大关系蕴含的丰富内涵,坚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

“自然恢复为主”是生态保护修复中必须优先考虑的原则。“根本固者,华实必茂。”作为先于人而存在的有机生命躯体,生态系统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自身发展演化规律,具有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对于大部分受到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在其结构与功能尚未严重受损并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潜能时,应当以自然恢复为主,最大限度激发生态系统固有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通过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使被割裂的生态系统重新连接起来,有利于帮助一度透支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生机。新时代,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创新。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能够给予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为夯实国家生态安全基座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习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贺信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95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