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办公室主任, 没两下子可干不了………1
单位换了主要领导后,一定把握好这三个窗口期,不然很难被提拔……4
情商高的领导,都懂得“收买人心”,看看你中了几招……7
领导让戏精下属乖乖听话的常见套路, 很厚黑, 也很实用…10
现在有的公务员干不动了, 想要离职, 这篇文章道出了一些人的心声…12
6. 只靠送礼和工作能力的人, 在单位中, 注定永无出头之日…14
办公室主任,没两下子可干不了
从事文字工作的文友,直接的晋升途径,就是被提拔为分管文字工作的办
公室副主任了。
说是副主任,那只是对外说着好听点——不懂的人,认为这大小也算是领
导。
但实际上,咱们都知道,办公室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说白了,还是一个伏案写稿的,与大头兵没有什么区别。
不像其他处室的一些副职,手中多多少少还会有点权力。
而办公室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手中的权力,就是摆弄文字的权力。但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就大有学问了。
一位文友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近期,他们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荣升为公司的领导。
而“一把手”之前钦点的人选,却因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选拔考试,成功鱼跃龙门,成功进入总公司。
“一把手”这下抓狂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乱了手脚,只能矬子里拔大个,让几个职能部门的主任,轮流带着办公室的小兵们,开展日常工作。
目的一是为了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考察一下谁更适合办公室主任职务。
但考察一圈下来,“一把手”觉得没有一个适合的——也可能是这些职能部门的主任,谁也不想当这个办公室主任,故意示弱出错。
“一把手”没有办法,想着从副职之中选拔一下吧。就安排人事部门进行
内部竞聘上岗。
但奇怪的是,单位20几个副职,报名的人却不多。
“一把手”不由得感叹:大家都不想当官吗?
其实,这位文友单位发生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单位也出现过。
有些人觉得,办公室主任在单位紧靠“一把手”,接近权力的中心,是非
常抢手的岗位。
但事实是办公室主任是个烫手的山芋,作为联通上下级的桥梁,既要取得上级的信赖,又要获得下级的认可,没有金刚钻,真揽不了这个瓷器活。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办公室主任的职能,那就是综合。
综合这个词语很复杂,“综”字的本意就是织机上使经线上下提放以接受纬线的机构,一综可提数千根经丝。
具体到职能中,综合可以理解为组织协调、承上启下、合纵连横。
用更直白的话来讲,就是哪个科室都不愿意干的,干不了的,得罪人的,
代人受过的,被领导指桑骂槐的,都交给办公室主任,那就对了。
因此,办公室主任是好人不愿意干,一般人还干不了,“一把手”还要认
可,这个人选范围可就小了很多了。
那么,如何当好办公室主任呢?需要抓好这三件事。
办公室主任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服务好领导“一把手”,让领导“一把
手”满意是办公室主任重要的工作标准。
一是信任。如果得不到领导信赖,那么换人只是迟早的事情。想到得到信任,那么,领导个人以及家中的大事小情,帮领导考虑在前,冲锋在前,背锅在前,俗话说的好,一起什么来着……只要能够融入到领导的生活之中,而不是工作之中,那你就大功告成了。
二是参谋。成为领导的自己人是首要步骤,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什么叫参谋,领导要用你当具体工作的参谋,那还能称之为领导吗?
这里的参谋,就是要帮助领导盯着上面的动静,汇报下面的动静,报告中层的动静,理顺班子成员的动静。
三是纽带。办公室主任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你既不是指挥者,也非行动者,
而是那些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调和者。
办公室主任是一个容易得罪人的活,因此,要学会左右逢源,既要把领导的真实意图,特别是不好表达的意图,用恰当的方式,传达到位;又要学会自嘲卖好,通过自降身份,减少其他领导同事对你的意见。
当然,仅靠上面的小聪明,还是不够的,办公室主任还需要有大智慧和真
实力。
一是具有极强的领悟力。高站位求思维拓展,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深。快速学习和熟悉领导的思维特点和工作风格,善于理解领导意图,与主要领导形成思想上、工作上的默契,做到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二是具有审时度势的思辨力。面临不同时期的形势与任务,因时就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作思路,解决的突出问题。择时造势,在已有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三是具有个人能力和魅力。作为兵头将尾的办公室主任,要有深厚的积淀,身体力行管好自己,才能跟好将、带好兵。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扩大开放度,
精心谋划大事,严格管理小事,上连天线、下接地气,打开工作新局面。
文友,你觉得你适合干办公室主任吗?
单位换了主要领导后,一定把握好这三个窗口期,不然很难被提拔
体制内,每一次主要领导的更迭都如同一次小小的“地震”。
它不仅改变着单位的格局,也悄然影响着大家的命运。
昨天,一位朋友私信问我:“单位换了新领导,如何才能抓住这次契机,
走出边缘,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呢?”
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教你如何把握住那些关键的 “逆袭窗口期” 。窗口一:山雨欲来风满楼,做好“三件事”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体制内,从来没有悄无声息的上任。
不管是平调还是提拔,无论是网上公示还是单位公示,甚至是同事的“爆料”、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风,总会吹到你——单位要换一把手了!这就在领导上任之前,给大家
留下了宝贵的窗口期。
小李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在“起风了”的第一时间,他就如同侦探般搜集着新领导的“蛛丝马迹”。
领导的工作风格、过往业绩、兴趣爱好……这些信息如同拼图碎片,逐渐拼凑出领导的完整画像。
小李发现,工科出身的新局长非常重视“改革创新”,言必称“系统集成”。
便立刻着手准备了几篇关于推进业务集成改革的文章,发表在单位内刊上。
当新任领导走马上任时,小李的名字已悄然进入其视野。
在这个窗口期内,我们应像小李一样,做好三件事:
一是了解,深入了解新领导的背景与喜好,以便投其所好。
二是链接,尝试与新领导建立初步联系,哪怕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也能为
后续的深入交流打下基础。
三是展示,利用单位内部平台积极展示工作成果,让新领导在到任前就能对你有所耳闻。
窗口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抓住“三个人”
有水平的领导,往往抓住几个人,就可以把一个单位理顺。
一是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是单位的中枢,抓住了办公室主任,就能保证单位运转的顺畅。
二要人事负责人。人事任免是单位一把手掌握权力的利剑,最能体现“含权度”,人事部门可谓是领导的心腹。
三是分管领导。领导能力再强,工作也不能自己一个人完成,必须依靠分
管领导去抓工作、出成绩。
那么,新任领导刚到任,也一定会从这三个人开始,了解单位和每个人的情况。
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们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抓住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分管领导这三个关键人物,平时搞好关系,通过他们在领导面前为自己“画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窗口三:人生若只如初见,准备好“三个第一次”
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第一印象永远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做的一项试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
他指出,人们的第一印象会对后续的判断和决策产生影响,也即是“先入
为主”带来的效果。
一定要重视与新领导的“第一次”,建议做好三个准备。
一是“第一次见”的外表准备。初次见面,有人一见如故,也有人相看两
厌。道理很简单,外表就是名片,是留下好印象的第一步。
二是“第一次说”的内容准备。一定要做功课,把自己业务搞清楚、弄明白,特别要预判领导有可能的问题并诚恳回复,不会的也不要含糊其辞,要说马上去查、即刻回复之类的话。
三是“第一次干”的心理准备。在磨合期,领导会尝试让你去办一些事情,切不可急躁慌张,以致动作变形、影响成果。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抓住机会、干得漂亮,得到认可后就能进入领导视野,“起飞”的机会就来了。
老王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新任一把手第一个就是找他谈话。
为了这次汇报,老王不仅详细梳理了汇报内容,还精心准备了PPT和汇报材
料。
汇报当天,老王穿着得体、精神饱满地走进一把手的办公室,条理清晰、
言简意赅地汇报了工作。
这次接触,让新任“一把手”留下了很好印象,后续多次点名要老王参与重要项目,他都干得漂漂亮亮。
新领导很满意。
总结: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变幻莫测的体制内,帽子要自己去摘、位子要自己去找。
把握以上这三个“黄金窗口期”,不仅能够让你在新领导面前留下深刻印
象,更能为你的职业生涯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记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定要修炼自己的能力,静待东风到来。
情商高的领导,都懂得“收买人心”,看看你中了几招
历史上,很多高明的领导,都是“拿捏人心”的高手。
像刘邦虽是一介平民,但丝毫不影响他超强的笼络人心、知人善任的能力。《红楼梦》中王熙凤,在人际关系的平衡、团队的带领、战略性思维上也
彰显出高情商的领导力。
在目前“躺平”之风大行其道,靠“感情”干活之风逐渐盛行的的单位氛围下,领导如何通过自己的高情商,团结带领手下完成工作任务,成为了衡量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成为了领导的必修课。
一、学会适当地“收买人心”
领导要善于要组建自己的团队,因为工作千头万绪,再好的执政理念,也需要有得力手下帮你落实。
领导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贪恋和刻薄寡恩:好处和利益都归于自己,过失和责任推委给下属,而且对下属严苛,少有笼络。
没有一支精明能干、忠心耿耿的团队,领导自己也难有好的前途。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6篇)2024年7月体制内工作经验文章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312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