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川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09-14 09:50:45 126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2005年四川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或二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1.161322()

A.27

B.29

C.33

D.46

2.32111427()

A.34

B.32

C.30

D.28

3.1/514/539/5616/60()

A.18/61

B.20/63

C.25/65

D.27/69

4.12142038()

A.46

B.52

C.64

D.92

5.4159326872()

A.28

B.36

C.40

D.48

二、数学运算: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6.3×999+8×99+4×9+8+7的值是:

A.3840

B.3855

C.3866

D.3877

7.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为43,甲数的2倍加8,乙数的3倍,丙数的4倍,丁数的5倍减去4,都相等。问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A.141289

B.161296

C.1110814

D.141298

8.某计算机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一批计算机,如果每天生产140台,可以提前3天完成;如果每天生产120台,就要再生产3天才能完成,问规定完成的时间是多少天?

A.30

B.33

C.36

D.39

9.一根钢管,如果把它锯成4段,需要24分钟。照此速度,如果将它锯成8段,需要多长时间?

A.42分钟

B.48分钟

C.56分钟

D.64分钟

10.甲、乙、丙三人共赚钱48万元。已知丙比甲少赚8万元,乙比甲少赚4万元,则甲、乙、丙赚钱的比是:

A.245

B.345

C.542

D.543

11.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跑150米。小狗追上了弟弟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至姐弟相遇小狗才停下来。问小狗共跑了多少米?

A.600米

B.800米

C.1200米

D.1600米

12.某班有120名学生,其中60%会说法语,余下的只会说英语。同时,会说法语的学生中有25%也会说英语,那么该班一共有多少学生会说英语?

A.66

B.60

C.72

D.78

13.一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可供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62公里或者在城市道路上行驶336公里,每公升汽油在城市道路上比在高速公路上少行驶6公里,问每公升汽油可供该汽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多少公里?

A.16

B.21

C.22

D.27

14.100张多米诺骨牌整齐地排成一列,依顺序编号为1、2、3、……99、100。第一次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第二次再从剩余骨牌中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依此类推。请问最后剩下的一张骨牌的编号是多少?

A.32

B.64

C.88

D.96

15.光每秒钟可走3*105公里,从太阳系外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上发出的光,需要4年时间才能到达地球,一年以3*107秒计算,求这颗恒星到地球的距离。

A.3.6*1012公里

B.3.6*1013公里

C.1.2*1012公里

D.1.2*1013公里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16-20题:

1928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森金斯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金属经过高温处理或添加某些元素之后,会变得像面团和软糖一样柔软和易于加工。只要施加很小一点压力和拉力就可以延长几倍、几十倍以至几千倍。于是,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塑现象,并把具有这种特性的金属,称之为超塑金属。

众所周知,金属在常温下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晶体原子排列成紧密的晶格点阵,保持着其原有的各种特性。而当加热到一定高温之后,有一些金属和化合物中的晶格原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紧密的晶格点阵,降低了原子间的结合力,增加了金属的[]。这样,原来难以进行加工的固体金属就会变得易于成型。

超塑金属具有两个非常有用的特点。一种是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可达到500%~2000%,个别的竟可达到6000%;另一个是在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科技人员利用它的这种双重性能,就可以制造出许多具有独特功能的超级合成材料,创造出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生产出许多新奇的产品。现在,超塑金属已经在众多的领域中大显身手,表现出新颖、奇特的功能。

在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过去,普遍采用粉末冶金、扩散焊接和电化学等方法来制取。超塑金属的出现,为人们制造复合材料找到了进行合成的新方法。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然后,再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这样,就可以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例如,硼纤维和铝制成的复合材料,用来加强飞机上的衬板,可以使机翼的刚度提高50%,自重减轻一半。若是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整体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利用超塑金属还可以进行成型工艺的加工。加以很小的压力,就能够产生很大的变性。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一般地说,采用45吨的压机就可以成型,而一般的金属冷挤压成型则要用300吨以上的压机。而且,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节省了其它的加工工序和时间。如制造钛合金涡轮盘,若采用机加工的方法每件需要32~56小时,现采用超塑性等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提高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减低了一半。

16.上文第二段中[]的恰当措辞应为以下哪一项:

A.柔软性

B.拉伸性

C.可塑性

D.超塑性

17.以下关于超塑金属的叙述,哪一项符合文意:

A.金属的超塑性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的

B.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超塑金属显现出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

C.超塑金属易于成型

D.在高温低速条件下,超塑金属内部会发生变化,不具有微细晶粒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A.在高温条件下,超塑金属没有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

B.运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中的超塑料金属是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节省加工工序和时间

D.超塑型加工的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19.下列关于超塑金属应用于航空及航天领域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

B.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

C.把超塑金属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飞机整体刚度提高50%、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D.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

20.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A.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比一般金属小得多

B.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只需要一道工序

D.超塑金属在成型工艺的加工方面具有一般金属不能比拟的高效率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1-25题:

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以上是罹患了诸如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和肺炎等传染病。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逐渐[]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只限制(b)在世界(c)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现(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15年中,北部许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21.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22.文中[]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23.文中abcd四个词中不可删的是:

A.曾经

B.限制

C.世界

D.现

24.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A.艾滋病的传播是无情的,其扩散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B.在无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

D.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阻挡艾滋病的传播

25.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

B.地球气候的变化使传染病的扩散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D.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26-28题: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无线电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视的最新理论。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也无须向德国支付专利费用,等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

26.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A.物质的耗费

B.精神的耗费

C.使用

D.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27.生命载体非生命载体分别所指的是:

A.消费者和物质产品

B.人的头脑和书籍资料

C.运用知识的人和精神产品

D.读书、授业等和论著、设计等

28.本文的论题是:

A.科学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

B.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C.必须重视知识的使用价值

D.消费知识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29-32题:

目前生态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造成南北极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将被淹没。有人则认为,CO2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再者,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结果也绝不会那样严重。

学者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以上说法持有如下见解。他们说,按一般理论,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植物因此增长加快并净化环境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却是:在CO2富集的环境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往往在开始时有所增长,但不久就缓慢下降。而且即使光合作用随着CO2的增加而提高,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有的学者还担心,温室效应使得寒冷地区部分冻结着的泥碳解冻后暴露给分解菌,经细菌的作用而释放出的CO2数量十分可观,这样看来,还真有点得不偿失呢!

如果学者们的论证是无懈可击的话,那么,把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于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的认识,_________。

29.对文中划线的词语,解释准确的是:

A.温室效应:指地球气温急剧上升

B.反馈调节: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以上说法:指对温室效应危害的异议

D.他们:指不同意生态学家意见的学者

30.第二段末尾说的得不偿失,意思是:

A.即使光合作用的效率增长了,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

B.地温上升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赶不上它带来的危害

C.细菌作用释放出的CO2,不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远不如细菌分解释放出的CO2多

31.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本文不同意生态学家的预言,否定了温室效应有害的观点

B.CO2增加是否促进光合作用,理论推断与事实未必完全一致

C.对绿色植物的反馈调节作用,学者们并不都持乐观的态度

D.本文引述了有关温室效应的不同意见,也表明了自己的倾向

32.在第三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文字是:

A.当然是比较合理并可以实现的

B.显然是过于简单而不够客观的

C.就过于一厢情愿,太没有水平了

D.虽然有理论依据却令人难以接受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33-36题:

日本邮政省决定,自1998年度开始,正式开展使飞艇滞留在2万米高空平流层、以其作为电波中继站的技术研究。这一研究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后新一代地面信息通信系统的基础开发项目,其特征是使过去尚未被利用的微波频带得以应用。此计划名为空中网络计划,邮政省打算以此建立第二个国内电话网。

飞艇滞留的高度远远低于同步卫星的3.6万公里和低轨道卫星700~10000公里高度,可使高频带电波——微波得到很好的利用。微波绕避障碍物性能差,因此在地面通信系统和滞留高度很高的卫星通信上难以使用。但是其信息传输容量是目前我们用来进行通信、广播频率电波的数千倍。目前一颗通信卫星大约可容1.6万~4万路电话,其制造成本约200~400亿日元,而一架飞艇造价仅为数十亿日元,可容20万路电话。空中网络计划?有30架左右的飞艇就可以覆盖整个日本。

日本科技厅也在积极参与这一计划,打算利用这种飞艇开展臭氧密度、地球环境监测及灾害监视等。邮政省和科技厅计划在1999年着手展开小型实验机的实验,以期在2002年实现数字化通信广播的技术革新。

33.对文中四个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与其指代的对象相同

B.其与其指代的对象相同

C.其与其指代的对象相同

D.其与其指代的对象不同

34.根据文意,下列对微波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微波是一种频率高于目前用来进行通信的电波频率的电波

B.微波难以到达滞留高度很高的通信卫星,但容易达到低轨道卫星的高度

C.微波的信息传输量很大,可达现用通信电波信息传输量的数千倍

D.微波可被发送到滞留在2万米高处高空平流层的飞艇,再被送返地球

35.对空中网络计划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该计划要利用飞艇使过去尚未被利用的微波频带得以利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05年四川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2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