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xx”台风给我镇带来了约610毫米的强降雨,全镇5000余亩作物被淹,溪道、道路、山坡、桥梁等大小塌方60余处,集镇大范围受淹,最深积水达1.5米,四明湖水库超最高警戒水位2.09米,182家企业进水或被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8亿元。面对强台风“菲特”带来的严重灾害,全镇上下充分估计抗台救灾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连续作战、顽强拼搏,全力保障群众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抗台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克服麻痹,细化举措,积极做好台风防御准备。
从10月5日防台视频会议后,我镇立即召开抗台专题工作会议,分析此次台风可能造成的危害,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按照防台Ⅰ级应急响应预案全面部署抗台工作。
1、到岗到位快。各联村领导带队5日下午起下村检查防台抗台工作,6日起全体机关干部停止休假,全部到岗到位,投入到抗台第一线。各行政村(社区)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坚决杜绝麻痹侥幸心理,切实把防御台风工作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抗台期间,镇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两委干部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晓,做好抢险准备。
2、部署准备实。全镇领导干部分组深入一线各地,对各村溪流两岸、地势低洼地区的危房户,外来人口集聚区、养殖场(棚)、农家乐等区域进行防范提醒,并对高危地区居民第一时间开展转移安置工作,同时在各村部署好救灾人员、车辆、抗台物资,避灾场所、零时转移点等准备工作;要求全镇在建工程一律停工,对各类广告牌、钢架、电线进行了检查加固,对一些重要交通路口和底洼积水地带及时进行疏通管理,并安排专人全天监控,一有险情立即处置;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讯等媒体,将台风动向、自防自救知识和镇党委、政府防台风部署及要求告知广大群众,增强全社会的防台风意识和广大群众的自救能力,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台防汛工作。
3、监测巡查勤。对全镇309个水库进行全面的筛查,特别是对40只屋顶头水库,全部落实专人管理,提前放好库水,对溢洪道进行清理。同时,做好水库排水、发电机、防台设施的测试、水库启闭器正常运行等检查工作,并随时落实山塘水库排水工作。
二、突出重点,处置及时,全力做好抗台救灾工作
面对持续的洪涝灾害,我镇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深入一线,进村入户反复排查险情,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形成抗台救灾的强大合力。
1、加强对重点地段的防范。指导巡查全镇所有山塘水库和溪道,全面做好小流域、地质灾害隐患点、溪道两边、低洼等重点地段的防范工作。农业副镇长带队检查指导山塘水库溪道安全工作,小山塘水库全部排干,后阳岙、百丈岗等较大水库放水到低水位。
2、加强对重点人员的转移。全体联村领导、联村组长下村(社区)开展高危地区人员的排摸、转移准备,岭头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转移39户45人,东溪村小流域隐患点共转移42户70人。7日随着雨量的加大,各村(社区)转移全镇溪道两边、低洼地区、山脚等危险区域的所有人员,全镇安置转移人员239人。
3、加强对险情灾情的抢救。10月8日,全镇大范围被淹,多处塌方,四明湖水库超警戒线。全镇上下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团结一心,举全镇之力抢救险情灾情。百姓群众开展自救的同时,守望相助,形成了全民抗台的良好氛围。党委政府继续加强监测巡查,做好次生灾害预防工作,全力排水抢救农作物,开始抢修影响人生安全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不能立即抢修的地段设置警示标志标牌,各办线及村(社区)全面排查排摸灾情,并做好单位企业和群众的慰问解释工作。
三、深入一线,连续作战,扎实推进灾后生产自救。
台风“菲特”过后,我镇以“确保群众人生安全,确保骂声怨声少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原则,迅速投入到灾后恢复工作中。
1、强化抗灾救灾,尽力减少灾害损失。对农业灾后的生产自救工作,镇农经办专门组成6人工作小组,分片指导农作物病虫防治和科学管理,加强灾后动物防疫,指导清理消毒工作、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对受损较严重的15家企业,镇班子成员结对进行走访慰问,通过面谈、电话、短信、传单等方式鼓励指导企业做好灾后安全及生产自救工作。目前,因灾害停产的企业已有95%恢复生产。
2、强化工作时效,合力修复水毁工程。在全面核查水毁工程设施的基础上,立即安排440万专项资金对桃花岭路、道士山公路、浒溪线-甘宣村公路等进行全面抢修。目前,镇污水工程终端电器设备已基本检修完毕,开始运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两边绿化扶植补种600余平方;全镇90%受损的路面、桥梁等都进入了修建恢复阶段,部分损毁桥梁因工程较大正在抓紧设计。
3、强化工作纪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在救灾抗灾期间管好自己的言行,坚决杜绝擅离职守、作风懒散的现象出现。同时抓好“进村入企 进厂入店”大走访活动,安抚民心,重树信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截止18号,全镇已走访9774户农户,镇域范围内466家大小企业和镇区范围内商户基本进行走访,共听取意见建议368条。走访采取包片包户的方式,不漏一店一户,真诚倾听百姓呼声,分线分步及时解决问题,居民商户和企业主对走访活动普遍持赞赏和肯定的态度,并充分肯定了政府前段抗台自救工作,同时也感谢政府对广大群众百姓的关心关爱。
四、防治结合,逐步完善,全面提升防汛救灾能力。
“菲特”台风给我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痛定思痛,下步必须“防治结合、突出预防”,不断完善责任体系、预案体系、指挥体系、抢险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会商机制、督导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发布机制,不断提高防汛抗台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要经常开展防汛大检查。市级指挥部门要根据汛情变化,及时全面开展防汛工作大检查,要注重动态排查,突出对水库、山塘、水电站、堤防等重要水利工程和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的检查,不留盲区、不留隐忧、不留死角,确保灾害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点要进行分类梳理,提出具体的解决意见和方案。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安全隐患点进行复查。
(二)要重视加强隐患大整改。对排查出的各项安全隐患,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措施,确保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放心一处。特别要突出抓好突出河道清理、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城市防洪安全隐患整改。
(三)要定时组织应急大演练。在进一步完善各类防汛应急预案,着力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每个乡镇(街道)社区都要组织开展防汛预案大演练,以演练切实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实战能力,使群众会用、能用、善用预案。同时,要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预案,确保一旦出现险情,预案用得上、见成效。
(四)要切实注重能力大提升。要注重人员、物资保障和基层防汛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防汛能力和防汛工作水平。各乡镇(街道)部门要牢固树立“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理念,结合本次“菲特”台风受灾实际,储备必要的防汛防台物资。同时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抗台救灾专业小分队建设,经常开展模拟抢险训练,不断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台风抗台救灾工作总结 第2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直接关怀下,经过我委及所属街道(村)、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区抗击9号“麦莎”台风和15号“卡努”台风均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实现了“不伤亡一人,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的预定目标。现将我委抗台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8月
4日上午,市抗击“麦莎”台风动员大会结束后,我委立即召开了管委会、街道二级抗台紧急动员大会,启动抗台预案。当天下午,委班子成员分四组赶赴海塘、水库、河道、工地等检查落实抗台抢险工作。管委会及街道干部除必要的值班人员外,全部下到各社区和行政村,指导帮助抢险工作。11日(星期天)上午9:00召开了抗击“卡努”台风动员会,迅速部署落实抗台的各项工作。原创:wenmi114.com
台风到来前夕,有重点地抓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清理了河道、溪坑堵塞处,拆除或加固了广告牌、高空建筑物,招回了辖区内所有153条船只回港避风,做好了麻袋、铁锹、雨具、照明灯等各种抗台物资准备工作。对横塘、西荡等17个危险地段采取了停电断闸等措施。紧急撤离了辖区内危房户、拆迁过渡户、临时工棚外来务工人员、海水养殖户和水库、山塘下游及海塘外人员,其中抗击“麦莎”台风共转移人员1347人,抗击“卡努”台风共转移1376人。
台风到来时,重点抓好了险情巡查和抢险工作。对海塘、水库、河道、矸门进行了不间断的巡查,组织了应急抢险小分队,及时排除险情。8月6日,横塘田螺峙旧船坞两次出现险情,三级应急抢险救灾小分队100余人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突击抢险。在市领导的直接关心,驻*部队和民工兄弟的共同努力下,排除了险情,确保了海塘内三村2000多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过后,重点抓好了灾后自救工作。两次台风给新区造成很大的损失。其中“麦莎”台风辖区内共倒塌损坏海塘2处500米,损坏矸闸5座,倒塌民房16间,还有361间民房受损,沉没码头1座,损坏3座,损坏深水网箱76只、浅水网箱770只,冲毁机耕路2500米,渠道3000米,损坏过港自来水管道700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425万元。“卡努”台风造成损失合计580万元(包括农田水利设施22.7万元、农业经济386.7万元、盐业渔业及运输船只损失68.6万元、房屋6.1万元、企业损失86万元等)。我委及时组织灾后自救工作,特别是对**海塘、矸闸及**旧船坞进行了及时的维修和加固。
二、几点体会
抗击“麦莎”和“卡努”台风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领导重视,态度坚决,是夺取抗台斗争胜利的保证。我委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新区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处在特殊的战略地位,如果新区三防工作出了问题,不仅直接威胁到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新区建设的信心,影响我市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新区防汛防台工作责任重大,绝不能有丝毫闪失。市里动员大会结束后,我委立即召开管委会和街道两级动员大会,迅速作出抗台部署。在抗击台风的日日夜夜里,委班子成员全部做到靠前指挥。
(二)组织有力,工作务实,是夺取抗台斗争胜利的基础。我委严格按照抗台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如在接到台风来临消息后,及时通知所有出海船只回港避风,人员安全上岸。台风来临前夕,我委发动400多名党员、干部,紧急撤离疏散人员。为保证转移人员安全,我委、临城街道和各社区干部日夜轮流值班,为700多名集中安置人员免费供应早、中、晚三餐伙食。针对台风过后的严重灾情,我委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了灾后自救工作。
(三)团结一心,协同作战,是夺取抗台斗争胜利的保证。两次抗台抢险中,委、街道、社区(村)三级共组织党员、干部400余人投入了抗台第一线,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旧船坞出现险情时,100多名应急抢险救灾小分队在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突击抢险,确保了海塘内三村2000多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是由于全委上下团结一心,协同作战,才确保了抗台抢险的全面胜利。
(四)以防为主,立足于早,是夺取抗台斗争胜利的前提。在台风来临前,我委就明确了抗台防汛的工作重点,对海塘、水库、河流、矸闸、船只、危房、外来民工集居地、低洼地和建筑工地、高空建筑物等,及时采取了措施加强防范工作,并落实了挖土机、抽水泵、铲车等应急抢险设备,在这次抗击台风过程中,由于措施到位,重点明确,从而比较顺利完成了防御9号台风和15号台风的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台风抗台救灾工作总结 第3篇
台风的强度和路径预报在国际台风界是公认的难题, 地形因素、海陆差异、潮水、西风带, 台风自身结构变化等都对台风的强度和路径造成影响, 现在各国对台风强度和路径的预报主要依靠预报员的综合判断, 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经验。2005年台风“麦莎”影响我国, 山东省气象台对其做了较准确的预报, 但北京市气象台的预报就不太理想, 事后李津、陈艳、江志新对台风的预报、服务及防御都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台风预报的难度和提前采取有效防御措施的必要性。本文力求通过总结各地在防范台风“梅花”的一些做法, 总结防御台风的各种措施, 以减少因台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热带风暴“梅花”基本情况
(一) “梅花”移动路径
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一路北上, 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 并于8月6日15时减弱成台风。“梅花”影响我国的台湾、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和辽宁, 8月9日2时在辽宁省铁岭市减弱为热带低压, 之后强度继续减弱, 对我国影响逐渐减小, 中央气象台于8月9日08时对其停止编号。
(二) “梅花”主要特点
1) 强度强。算上“梅花”, 今年共有9个编号的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 “梅花”是第2个达到超强台风强度的 (另外一个是1102号超强台风“桑达”) 。
2) 路径异常。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 常常是先向西北偏西, 再转向西北偏北, 之后再向东北方向移动的, 形成抛物线路径;而“梅花”初期以偏北方向为主, 然后转向西北偏西方向, 是“倒”抛物线路径。
3) 移动速度慢。由于没有很强的引导气流, “梅花”生成后, 时速在10~15公里, 速度偏慢, 之后三天的移速也在10~15公里。
4) 生命史较长。“梅花”从7月28日编号以来, 生命史达到了13天, 是2011年生命史最长的一个热带气旋。
(三) “梅花”造成的灾害
据民政部统计, 受今年第9号热带气旋“梅花”影响,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部分地区遭受大风和强降雨袭击, 导致5省、直辖市所属29市和183个县 (区、市) 360余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截至8月8日16时, 364.98万人受灾, 135.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房屋倒塌600余间, 损坏4800余间, 直接经济损失31.28亿元。
三、各地采取的防御措施
1) 福建省防指8月3日召集防汛、气象、海洋、海事等部门会商, 研究“梅花”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同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保持高度警惕, 加强值班, 密切监视超强台风发展动向和风、浪、雨的影响;渔场船只安全转移视台风发展变化调整部署;加密监测、发布台风和风暴潮等预测预报预警信息;加强对沿海海堤等基础设施的巡查和加固, 切实做好防风防浪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浙江省防汛指挥部要求:a.防汛、气象、水文、海洋等部门要严密监视台风动态, 及时对台风移动路径、强度变化、影响范围以及台风造成的海浪、风暴潮、雨情、汛情等做出预报。b.各地要认真落实防台风预案, 加强对危房、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点等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 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 确保人员安全。三、突出重点, 全力做好防台风各项准备。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 做好防台准备工作。c.加强防台知识宣传, 提高群防能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体, 及时向社会公众告知台风动向, 宣传防台知识, 提高全社会的防台意识和群众自救能力。
3) 上海市崇明县三岛在沿海作业的渔民在5日下午全部撤离, 海塘、水闸、河道、排涝泵站管理单位已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各路人马正在检查一线水闸、涵闸、泵站的常规电源和备用动力, 备用电源的电瓶和柴油全部配制到位, 还专门配制了手提式夜间照明设备。
上海地铁二号线海天三路站靠近海边。地铁部门已经准备了大量黄沙、麻袋、刮水板和阻水带, 防止雨水倒灌、区域积水。
当台风、暴雨橙色以上预警信号灯时, 上海将关闭所有户外广告、店招店牌、景观灯光等户外照明设施, 并采取断电措施。上海的黄浦、徐汇、长宁、虹口等中心城区准备了数千只草包及抽水工具, 深入老城厢区抢运生活垃圾和大件垃圾。绿化林业工作人员则对根系浅、受风口树木进行扶正、加固和绑扎
4)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了强台风紧急警报, 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 (台风) Ⅱ级应急响应。海陆空交通、水利防汛、农业、教育、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已针对台风做出应急反应。
5) 山东省青岛市从6日开始施工工地全部叫停, 交通部门24小时在路上监测路况信息, 保障青岛平安躲过这场台风。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6日起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防止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市政公用局负责确保城市排水畅通。城管执法局排查高空广告, 发现不结实的要提前下地, 以免被风卷走砸到人。建管局在6日下达指令, 叫停施工工地的建筑作业, 尤其是高空作业。将建筑工地的物料统一堆放, 加固建筑围挡, 防止物料被风吹起砸伤市民。园林局会同交通部门24小时值守在马路上, 排查道路和绿化带安全问题。
6) 河北提醒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注意做好雷电、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防御工作;沿海地区要做好大风防御工作, 建议出海船舶回港避风, 港口做好防风检修等;海岛旅游、水产养殖等相关行业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为最大限度减轻台风对电煤运输的影响, 保障夏季电煤供应, 秦皇岛海事局启动电煤运输应急通道, 充分利用雷达、AIS、CCTV等设备密切关注辖区船舶动态, 减少进出港船舶航线影响。经积极协调港口调度、引航等相关单位, 电煤船舶安全高效地驶离了秦皇岛港。
7) 辽宁海事局共出动防抗台风执法人员388人次, 执法车辆173台次, 提供船舶助航信息559次, 避免海上险情24次, 累计疏散719艘在泊船舶到锚地避风。大连港的进出港航班全部停航, 由于在大连港区内锚地避风船舶过多, 已接近饱和状态, 辽宁海事局要求各施工船舶、旅游船艇尽快选择合适海域抛锚避风, 交通部所属的“北海救113”、“北海救108”、“北海救199”、“北海救131”号等四艘可抗12级风力的大型专业救助船以分布在大连周边海域待命。
四、台风可能造成的主要灾害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 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 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 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一) 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 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 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计算, 当风力达到12级时, 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二) 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 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 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 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 洪水出现频率高, 波及范围广, 来势凶猛, 破坏性极大。
(三) 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 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 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 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 潮位猛涨, 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 产生高频率的潮位, 导致潮水漫溢, 海堤溃决, 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 淹没城镇和农田,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 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五、台风的防御措施
(一) 气象台站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的措施
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 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 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 估计台风强度, 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 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 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 还可用雷达监测台风动向。
气象台的预报员, 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 分析台风的动向, 登陆的地点和时间, 及时发布台风预报, 台风警报或紧急警报, 通过电视, 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 同时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发布台风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二)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根据台风的强度变化和预报的移动路径, 及时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和相关应急预案;必要时及时组织台风影响严重地区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和危险地区的人员转移;协调各部门按照有关职责做好台风的防御工作。
水利部门要认真分析水利工程防台能力, 加强水库、河流、堤坝、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 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
海事部门要加强对港口、航道和锚地船舶的监管, 提前做好辖区船舶、设施防台各项准备工作。
农业、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加强对设施农业防台的检查指导, 指导农户做好成熟农作物的抢收工作;及时通知海上渔船特别是远距离作业渔船开始返航, 加强对沿海养殖业防台的指导工作。
交通、铁路、民航部门在必要时要封闭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和高速公路;加强铁路安全检查, 特别是高速列车要采取必要的防台风措施;取消飞经台风影响区域的航班。
旅游部门要组织指导各地把台风消息通知到各旅游企业、景点及游客, 做好防范准备。
电力部门要优化电力调度, 合理安排发电厂设备、电网设备的检修计划;提前试验应急发电车等应急装备, 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建设、市政、房管等部门要及时检查城市基础设施、排涝设施、危房、高空作业、行道树、电力通讯线杆、广告牌等的安全状况, 检查城乡居民住房防风安全情况, 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公安机关要组织警力24小时备勤, 并做好警力梯次调集准备,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抢险和人员救助工作。
(三) 群众和普通居民对台风的防御措施
1) 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 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沿海群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 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涵闸、码头、护岸等设施, 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近的人。台风来临前, 海涂养殖人员、病险水库下游的人员、临时工棚等危险地段的人员都应及时转移, 撤离到安全区域。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8篇)关于台风抗台救灾工作总结合集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754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