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团结 凝心聚力共圆梦
——x 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事迹材料范文(1 )
x 社区成立于 2004 年 12 月 , 是 x 镇成立最早、 管辖区域最大的城市社区, 辖区面积 x 平方公里。 常住居民 x 户 x 人, 其中少数民族x 人, 占社区总人口 的 x%, 主要由汉族、 回族、 满族、 蒙古族构成。
设立党支部 x 个, 管理党员 x 人, 少数民族党员 x 人, 下辖 x 个居民小区, x 个商业区, x 处宗教场所(被银川市宗教局评为“五好清真寺” ) , 学校 x 所, 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办事机构 x 家, (辖区内 x 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
社区服务中心面积 x 平方米, 设有集民族宗教、 创业就业、 民生服务等 x 个窗口 的“一站式” 便民服务大厅及图书阅览室、 党群服务室、居民健身室、 矛盾纠纷调解室、 才艺展示室等 x 个服务平台功能室和x 处室外居民文体活动广场, 内设工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 志愿者组织等 x 个群团组织。
近年来, 在 x 镇党委、 政府的坚强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x 社区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到突出位置, 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目 标和抓手, 狠抓落实, 形成了 领导高度重视, 群众积极参与,各民族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得到了 各级、 各部门以及社区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20xx 年、 20xx 年先后被 x 基地党工、 x 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称号, 20xx 年被 x 镇党委、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 20xx 年被 x 基地党工委授予“四星级” 党组织, 20xx 年和 20xx 年被 x 镇评为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20xx 年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 20xx 年荣获自治区 x 基地文明办“20xx-2023 年度文明社区” 称号。
一、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党建引领不断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社区
建设的精神之基。
为切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 社区以支部为核心, 以
服务群众为中心, 将民族团结工作和党建统领社区全局的“2467 工
作法” 有机融合, 民族团结工作实现全覆盖。
(一) 发挥组织效用, 聚合民族团结力量。 坚持社区党支部书记
负总责,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团结工作, 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形成了 党政齐抓共管、 上下联动协调、 联建支部支持、 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推动民族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二) 完善机制, 形成民族工作新格局。 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
掌握” 工作机制, 构建了 全覆盖的防控网络。 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双重管理制度, 全面落实“四联四化” 机制,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商讨解决各类群众的烦心事、 操心事、 揪心事 x 余件,每年为辖区 x 余户 特困家庭送去关心关爱, 为辖区 x 余户 困难家庭点亮微心愿, 全面履行党员双重义务。
(三) 强化学习, 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依托党史学习教育, 宣
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不定期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 通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一刻钟宣讲、 专题讲座、 开展“我们的节日” 民俗活动等形式, 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 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 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心中。
(四) 大力宣传, 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社区党支部以深入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主线, 拓宽宣传渠道, 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历史观、 民族观。 一是分别在辖区商业街、 居民区、 社区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 制作民族团结宣传展板 x 块,悬挂条幅 x 余条, 张贴海报 x 余份, 入户 发放宣传资料 x 余份, 充分利用公众号、 QQ、 微信及网格服务群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共计 x 余条。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宪法、 民族区域政策及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讲座 x 场次。 开展居民普法教育, 举办普法、 健康、 道德、 社区矫正等各类讲座 x 场次。 三是以春节、 端午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共建单位、 社团组织及辖区文艺爱好者开展文艺汇演 x 余场次, 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搭建“连心桥” , 增进“邻里情” , 社区的凝聚力、 向心力、 号召力得到全面增强, 团结奋进、 文明和谐、 健康向上民族团结氛围浓郁, 进一步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基石。
二、 发展优先, 一切为民, 社区搭台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社区
建设的内生动力
(一) 聚焦群众关切, “我为群众办实事” 走深走实。 自党史教
育开展以来, 着力推进解决居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 等问题, 通
过入户走访、 征求意见等方式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 为民服务清单
x 项, 挂图抓落实。 开展“六送一提升” 活动, 为企业输送劳动力 x
余人、 更换破损路砖 x 万余块、 亮化楼道灯及路灯 x 余盏、 小区充电
桩已全部安装完成, 四点半小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图书室全面开放,
公共充电桩各小区全部覆盖, 楼栋“红管家” 作用有效发挥, “红色
物业” 效能逐步提升, 小微公园建设、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积分超
市等便民项目 稳步推进, 获得群众认可。
(二) 凝聚各方力量,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感情。 总书记讲到“全
面建成小康社区, 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 一是围绕“抓党建促发
展、 抓党建促和谐、 抓党建促脱贫” 的思路, 着力发挥党组织在引领
发展、 凝聚力量的核心作用, 建立少数民族台账, 多措并举促进移民
群众就业 x 人, 落实移民儿童就学 x 名, 开展专题培训 x 余人次, 多
方共建保障“长城路市场” 顺利开业, 为移民创业增收提供新途径。
二是配合 x 工商局、 公共卫生中心深入辖区开展清真食品安全排查,
有力促进了 清真食品安全生产经营。 三是设立爱心积分超市, 动员社
会力量捐物帮扶社区各族困难群众, 共募集衣物 x 余件, 救助困难群
体 x 余人次, 为各族居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形成创建民族团
结进步最广泛的群众力量。
(三) 铸就一面旗帜, 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标杆。 通过开展亮身份、
亮程序、 亮标准、 亮信息等方式, 公开工作人员姓名、 岗位、 联系方
式、 服务流程等, 让群众知晓具体办事要求, 便于居民来电求助。 同
时, 全力夯实了 x 支社区服务团队, x 支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 选举
成立了 x 支居民自治团队, 开展了 “与 x 建设同行, 我们永远跟党走”
社区公益行动, 树立起“和谐社区建设、 你我同参与” 公益型服务旗
帜。 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x 场次, 为群众解决困难 x 余件。 让民族团
结进步创建工作在社区生根发芽。
(四) 发挥榜样力量, 引领民族团结新风尚。 社区以“服务居民、
构建和谐” 为目 标, 积极开展“最美家庭”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好婆婆” “好媳妇” 等评选表彰活动, 倡导孝老爱亲、 夫妻和睦、
科学教子、 邻里互助等家庭文明风尚, 以家风带民风, 以民风带社风,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观落细落小, 促使居民群众道德
品质向好向上发展。 共评选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x 人, 全国“最美
家庭” x 户 、 自治区“最美家庭” x 户 、 “孝老爱亲模范家庭” x 户 、
“好婆婆好媳妇” x 人, 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内生动力。
三、 一体多元, 共驻共建, 社会治理不断开拓民族团结进步社区
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 楼栋“红管家” 助推社区“微治理” 。 建立楼栋“红管
家” , 发挥党员的社区治理作用, 坚持以群众诉求为导向, 积极收集
社情民意, 遇事及时沟通, 做到件件有落实、 事事有回音。 截至目 前,
累计收集民情 x 条, 调解邻里矛盾 x 起, 开展代办服务 x 件, 开展环
境整治、 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 x 次, 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x 余份,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 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 坚持共驻共建, 推动各民族相互交融。 与辖区 x 家企事业
单位建立了 共驻共建机制, 商讨解决各类问题 x 余件, 解决少数民族
群众问题 x 件, 积极组织开展“党心连民心、 居民共建一家亲” 、
“民族团结一家亲” 活动 x 场次, 每年重点节假日联欢活动不少于 x
场次, 联系 x 清真寺不分民族, 不定时的开展慰问帮扶活动, 共帮扶
慰问 x 余户 。
(三) 坚持居民自治, 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 分别成立青松苑、
x 中凯广场业主委员会和居民议事委员会, 按照“自己管理自己的事
情,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 原则, 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议 x 余场次,
居民代表议事会议 x 场次, 解决各类问题 x 余件, 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x 余起, 实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自我监督, 营造和谐安
定的社会环境。
(四) 坚持源头治理, 稳定社区环境。 组建了 一支以社区党员、
网格员、 信息员为主体的矛盾纠纷排查队伍, 及时了 解群众思想动态、
利益诉求, 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 共排查隐患 x 条, 排查化解各类矛
盾纠纷 x 余起, 接待来信来访 x 起。 通过倾听民声, 为民办事, 反映
民情民意, 实现了 居民诉求与社区回应的有效对接。 形成了 “情况掌
握在社区、 问题解决在社区、 矛盾化解在社区、 工作推动在社区、 感
情融洽在社区” 的崭新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
育和各类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将社区民族团结工作主
动融入到社区党建大格局中, 融入社区管理之中, 融入到社区精神文
明创建之中, 让民族团结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实现民族之间的团结、
进步、 互助友谊良好精神风貌。
“五个一” 打造社区“民族团结之家” (2)
x 街道 x 社区成立于 20xx 年 6 月 , 位于县城中心城区, 北至孤
山街, 南至昌盛街、 东山街, 西至文化路, 东至永康路、 方山路, 因
社区内有主干道恒安街, 同时毗邻主干道昌盛街, 从中取“恒、 盛”
二字命名。
辖区内有居民小区 x 个、 机关企事业单位 x 家, 居民 x 户, x 人,
其中包括回族、 满族、 蒙古族、 彝族、 东乡 族、 傈僳族、 朝鲜族、 维
吾尔族等八个少数民族成份。
社区紧扣“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这一主题, 发挥党建
核心引领, 创新工作模式,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 建立“五个一” 工作
模式, 高标准打造了 集民族政策宣传、 民族情感交流、 便民服务咨询
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民族之家” , 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供
了 良好阵地, 被命名为 20xx 年度 x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
位。
一、 建好“一机制”
即民族团结工作机制, 成立了 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 社区党委
副书记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 完善组织机构保障、
联系走访、 处理矛盾纠纷等工作措施, 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的组织领导。
二、 办好“一中心”
为更好的服务群众、 进一步提升窗口 服务效能, 街道便民服务大
厅进驻 x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在这个中心里, 少数民族居民可以同步
办理卫生健康、 民政保障、 户 籍车管等多种业务, 原先需要街道审批
的业务也可以一站式办结, 无需“多跑腿” 。 去年以来, 共为少数民
族群众办理计生、 民政、 车管等业务 x 件。
高标准建成的社区活动中心, 配套健身器材、 图书室等, 为居民
提供“健身娱乐、 休闲阅读” 惠民服务。
三、 用好“一窗口”
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民族服务” 窗口 , 安排社区骨干进驻窗口 ,
专门为辖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就业、 民政、 社会保障等各类政策指导,
同时在少数民族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方面提供帮助,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
难。 去年服务窗口 设立以来, 累计接待咨询 x 人次, 接件 x 人次, 办
结率 x%。
四、 用好“一网格”
探索推行“党建+微网格” 模式, 辖区划分为 x 个城市网格, 选
聘 x 名专兼职网格员沉在网格, 实现了 人、 地、 物、 事、 组织全部纳
入网格管理。 团结网格内的少数民族居民, 定向提供“一对一” 结对
服务, 也是网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
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中将辖区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作为
重点服务群体, 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详细的信息台账和包联档案, 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7篇)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先进事迹材料工作经验范文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975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