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检查自评报告
福建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湖滨小学)
为迎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工作,加强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水平,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中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对我校工作情况做自评:
湖滨小学是一所兼具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的百年老校,前身为清代四大书院的“致用书院”。学校坐落于西湖湖畔,占地面积8571平方米,现有66个教学班,学生3745人。作为紧邻西湖的学校,湖滨小早已融入到西湖文化之中,学校秉承“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的校园精神,把水的“德、智、勇、雅、勤”作为湖滨小的成长目标,让滨小课堂沁满人文,纯净如水;让滨小学子言行文雅,清澈如水;让滨小校园静谧书香,明净如水,让善水之性成就有魂的滨小人。学校获评国家级“艺术课程实验学校”、全国“十五”规划综合实践实验学校、全国围棋特色校,福建省围棋特色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福州市戏曲特色学校、福州市中小学美育示范校等殊荣。
2022年,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滨小回迁新校舍,步入发展新时期。学校根据校史特点,地域特色及目前实际,对校园核心价值观进行积极优化。学校坚持“质量立校 科研强校 文化兴校 品牌弘校”的办学思路;提出“梦启西湖 滨水向善”的办学理念;规划“办一所人才辈出,钟灵毓秀的学校”的办学愿景;确立“求真崇善 包容悦纳”的校风,“滴水穿石 学以致用”的学风,“细润无声 浸研致远”的教风,培养“德、智、勇、雅、勤”五善湖滨学子,立志打造让孩子们回味一生的“善水教育”。
(一)内外结合,构建全方位育人共同体
积极拓展闽西湖周边10余家单位平台,通过“1+2+N”一体化研究项目,1即“确定一定主题”,2即“依托校内‘引进来’和校外‘走出去’双通道”,N即“结合教育课程培养目标和任务需求确定若干项目”,组建“环闽西湖”教育文化圈。拓展含括:1所中学,2所高校,3所公园,4所警民共建单位,5所博物馆及校园周边街道与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拓展教育边界,构建校内校外全方位、立体化的协同体系。
(二)课程改革,打造行走的研学新课堂
近在咫尺的闽西湖为“大思政课”与文脉传承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我校将西湖园林成为学校日常教育场所,持续融通西湖场景,升级4.1版项目化课程建设,深入开发“西湖·探寻古典园林艺术”等研学课程。学校通过“TCST4阶”沉浸式场景研学模式,与日常学科教学相融合,拓展文学、数学、艺术、科学、运动等多领域知识,带领孩子们在行走中探寻西湖周边闽都文化“密码”,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课堂知识向社会生活迁移的桥梁,提升综合素养,将“活”的西湖文化流淌进孩子们的人生长河中。
(三)浸研善学,升级传统特色课程
在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依托学校致用课程,围绕“德、智、勇、雅、勤”,打造了五大课程体系,包含28项课程。注重学校“京剧”“围棋”“版画”三大特色项目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创新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此外,加强数学思维与机器人编程这两个课程开发,以各级竞赛为依托,将这5个特色课程拧成拳头产品,前三个课程传承国粹,后两个课程为国养贤。
(四)师资培养,提升教学
校本培训扎实有效,我校主要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培养青蓝、专业引领几方面,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教导处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团队,从研修目标、内容、时间、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学科教研组负责隔周一次的校级教研活动,构建学科自主研修体系。集备组负责隔周一次的年段集备活动。“深藏blue”研修团队集合全校年轻精英教师,开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修,实现麻吉星的常态化应用,能根据平台数据进行自我分析和解读,逐渐形成数据意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本着“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并充分保障校本教研时间,每周三下午安排数学校本教研,周三下午安排语文校本教研,周五上午安排综合学科校本教研。学校聘请了原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语文教研员江卫红老师作为顾问指导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 ;特邀原福州市金山小学正高级教师候锦扬指导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还聘请林少华校长对青年老师进行随堂听课。
加强“四格”培养模式,即新教师“入格”培养,融入教师团队;骨干教师“风格”培养,融通教师学养;智慧教师“升格”培养,融合教师优长;名优教师“格调”培养,融炼教师风范。9月初,我校举行 “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给每一位年轻教师都安排了师父,通过日常教学中互教互学,共同促进,以造就一支基础好,素质高,可塑性强的师资队伍。
积极探索课后服务课程的新模式,优化课程方案,着眼于五育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本年度开设了44个班,使课后服务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发展的载体。
本年度组织召开一场大型教学盛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鼓三学区共同体活动,老师们以研学课形式,跨学科融合初尝试。让学生在研学中,以任务趋动的方式,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实现学科间的融合,优化资源。运用线上平台操作,实现信息化教学。本年度,我校13位老师参加各级各类送培送教活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跟岗行政与教师2个批次达150人,大大提升了湖滨小的知名度。
一年来,我校有2位教师申报并顺利通过高级职称评审;5位青年教师申报中级职称评审;3位教师被福州市教育局确定为福州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位教师被确定为鼓楼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更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乐读、会读,让浓浓的书香洋溢整个班级,洋溢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斥资建设了“致用”书吧,教导处组织语文老师根据不同学段的阅读水平进行推荐书目,为每个年段配备图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我校还与金种子阅读机构合作,在暑期开展了“阅读不放假活动”,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德育建设工作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检查自评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617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