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个政治名词解释
96个政治名词解释
.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2.政体(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生产力。
4.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
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
6.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8.社会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平正义、诚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工作方针):改革开放(主要动力);民主法治(重要保证);党的领导(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中心环节和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乡风明(农民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4.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5.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8.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9.中国梦:正式提出于22年且29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明建设。
2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3.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4.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5.五大思维能力: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26.四个自:道路自、理论自、制度自、化自。
27.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28.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29.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侦查的成为极少数。
3.三个维护: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
3.四个合格: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