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调研报告
新一轮的国家机构改革,新组建了医疗保障局,习近平总书记对医疗保障工作也作出了系列讲话,本人作为一位医疗保障领域的从业者,对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象看在眼里,憾在心头,对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大力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三医联动”,采取了完善医保体系、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家庭医生签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政府的目标值、群众的期望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小医院能力不足,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让群众感到看病难;二是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没有明显减轻,让群众感到看病贵;三是慢性病、特殊病患者不同程度存在买药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基层服务能力不足。2018年我市城乡居民医保住院的52万多人次中,一级医院仅占25%、二级以上医院占75%,基层缺乏优质的医疗资源,造成病人往上走,基层业务收入少、发展难。二是人才下沉难、留不住。受制于基层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和发展平台等因素,基层引进优质人才少,引进了也留不住。三是群众看病实际支出未减少。虽然近年来医保报销比例、住院起付线、最高支付限额等待遇逐年提高,但医疗支出成本占生活成本的比重并没有降低。四是医疗管理不够规范、服务不够便捷。去年以来,国家通过谈判将48种特效药(其中31种是抗肿瘤药)使用成本平均压低了50%,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却出现了药进医院难、老百姓买药难的问题。
当前,深化医改工作进入深水区,我们要披荆斩棘、克难攻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
二、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