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遗规》中的蒙童教术

2024-03-28 07:03:52 559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养正遗规》中的蒙童教术

中国古人历来注重开蒙教育,所谓少成若天性即是在强调少时习养对人生的长久影响。围绕着幼儿启蒙这一主题,历代学者先后编撰了许多启蒙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在这些灿若星辰的蒙学文献中,《养正遗规》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著作。它由清人陈宏谋于乾隆年间(1739年)纂辑而成,分上、下两卷,另补一卷,汇集自汉至清尤其是宋以后朱熹、方孝孺等多位名儒关于养性、修身、儿童启蒙教育、读书学习方法的相关著述,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且有名可查的蒙童教学方法汇编著作。它既是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也是清末中学堂教材。

陈宏谋(16961771年),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属桂林)人,雍正元年(1723年)中进士,历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工部尚书等职,学识渊博、著述颇丰,有岭南儒宗之称。陈宏谋为官40余年,足迹遍布10余省。在从政之余,他全面细致考察所在地区民众教育、日常风俗、基层治理和为官治吏等情况,针对性地精选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教育和为官从政方面的经典言论,整理成《养正遗规》。

学之所向在为人

《养正遗规》中的养正一词,源于《易经》第四卦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为蒙昧幼稚无知,是幼儿起初的蒙童时期。在蒙童的时候教其正心修身,涵养浩然正气,这是至高无上的功德。在《养正遗规序》中,陈宏谋开宗明义指出,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才。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他认为天下有好的教育方法,才会有真正的人才。教法的起点要从乡里街巷开始,人才的培养则要从儿童开始。教育者不仅要自己明白为何教人,也要让孩童知道为何学习。对此,陈宏谋在总结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和王守仁《王文成公训蒙教约》中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要务基础上,鲜明指出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学习是为修身做人而非功名利禄,要首先敬爱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涵养人伦之义,这一点自当从小谨记。

确定求学目的后,教与学的首要步骤是什么?《颜氏家训》讲,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惰慢,便为凡人。读书学习先要立志才能知所趋附,但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同时,立志还要高远,《高提学洞学十戒》中便指出,学习十戒之一便是戒立志卑下,读书学习不能满足于博闻强识而是要学圣求贤以为天下。

学有所成贵在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养正遗规》中的蒙童教术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169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