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再思考

2024-04-26 07:03:52 128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对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再思考

19291933年期间,全球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这场大萧条发源于美国,随后快速席卷全球,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至暗时刻。

股市崩盘触发失业率飙升

1920年代,美国经济一片繁荣,身处咆哮的二十年代。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信用消费文化盛行,家庭和小企业等小额借款人债务急剧增长,国家债务积压严重。同时,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泡沫日益膨胀。1929年,美国有200万至300万家庭把钱投入到股市,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买卖股票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爱好,整个国家都沉醉其中。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灾给了美国沉重一击,股市在经历了5年狂涨之后突然大崩盘,美国开始陷入经济危机。根据穆雷·罗斯巴德所著《美国大萧条》的记述,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10亿美元,下降到了1932年的410亿美元,接近腰斩;工业产值下降了47%,真实GDP下降了30%;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下跌89%,全美国银行倒闭将近一半。这些数字的背后,1500万人失去工作,失业率最高达到26.7%,有900万个储蓄账户被清空。大萧条最初在美国爆发后,迅速蔓延到欧洲、北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殃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于1930年出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增加商品进口税,各国竞相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结果是世界贸易总额下降了四分之一以上。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深远而沉重的打击。

大萧条的影响不仅仅囿于经济领域,也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极大冲击。经济大萧条期间民众普遍陷入贫困,生存底线不断被压低,民众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社会秩序难以维持。贸易保护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内部矛盾和分歧不断被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和日本国内极端民粹主义抬头,不断鼓吹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最终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危机根源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对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再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721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